本网讯【通讯员 李硕】围绕中心聚合力,服务大局勇作为。五年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天职师大对外宣传工作创新突破、精彩不断,以新闻宣传工作一域之兴,服务天职师大事业发展全域之兴。学校累计被90余家中央和地方媒体报道3000余篇次,18个融媒体平台、15000余条校园短视频、6482条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出版《奋斗的足迹—媒体眼中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建校45周年纪念书籍……全面展示了学校发展成就,奏响了奋力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铿锵之音。
浓墨重彩,在强势出击中登上重磅媒体——
我们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对接联系,不断拓宽天职师大“朋友圈”“粉丝团”,通过“大报大台大网”,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展现天职师大争先进位、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国际部、新华网海外传播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光明日报、央广网等领导和资深记者带队来校专访,与学校建立海内外媒体宣传的统筹布局;来自非洲和阿拉伯等30个国家的31名记者来校专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等14家中央、市级主流媒体组团来校开展“非凡十年·天津职教行”媒体调研采访活动;12家中央和市级媒体深度采访我校开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举措成果。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专稿“‘职教黄埔’话鲁班——探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全面报道天职师大助力中国职教方案走向世界取得的突出成果;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专稿“涵育卓越工匠之师”报道我校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双师型”卓越工匠之师提供解决方案、《半月谈》杂志以“8万工匠之师,从这里出发”为题报道我校培养的“工匠之师”成为推动当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头条报道由我校牵头的自动化专业带头人“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光明日报》报道学校依托“津门石榴红”天津市大中小学一体化实践育人基地,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工人日报》报道我校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创新,培养高水平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由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的相关情况、半个版面专题报道天职师大助力西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天津日报》整版报道设立在我校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相关情况,做足做活深度报道。




校党委书记张金刚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天津市高校参会代表的所思所感被《天津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发;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育见》节目专访,奏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强音;在《科技日报》《天津教育》刊发署名文章,展现了学校打造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标杆的天职师大实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CGTN、新华网、央广网、中国网、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等媒体就学校办学特色专访郑清春校长。校党委副书记李靖受邀做客天津新闻广播专题节目,介绍了学校获批全国文明校园、开展“一核六维”文明校园建设的实践之路。《人民日报》、津云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副校长王劲松……
生动鲜活,在贴近师生中做好守正创新——
我们围绕学校优秀师生,推出“接地气”“冒热气”的鲜活人物报道,这些奋斗者的故事,见真情、有激情,展示出天职师大师生校友踔厉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20余家央媒和市级媒体多次采访报道党的二十大代表、原我校教师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并宣传宣讲的相关情况;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采访报道我校教师、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中方负责人江绛技术援非的感人故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骨干教师涂则钢在天职师大的求学故事;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特别节目系列报道“青春匠心”报道我校斩获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师生的相关情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校教师赵海龙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告白伟大祖国;杨亚东等6名退伍大学生奔赴河南参加抗洪救灾事迹受到《中国青年报》重点关注;中国新闻网报道我校师生三代金牌接力,锻造技能大赛“三连冠”……深入挖掘、深度采访,立体化的人物事迹宣传是天职师大精神一次次有力的传播实践。我校宣传报道的师生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好人”“天津最美大学生士兵”等荣誉称号。
乘势远航,在重大报道中擦亮国际气质——
我们构建多元宣传矩阵,不断擦亮“鲁班工坊”国际品牌,做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宣传工作,向世界发出天职师大“好声音”。


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在我校设立直播间,推出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特别节目,在线观看人数达到430万。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学校协助市委宣传部、市教育两委宣传处开展20场高端访谈和35场外宾专访,服务105家境内外媒体机构、518名记者顺利开展报道工作。新华社刊播多条重头稿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刊发综合报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重点新闻栏目持续报道大会盛况,相关报道在全网累计传播2.6万条,总阅读量2.7亿次,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9287万次,形成了高规格、高质量、高频次的宣传声势。
我校援建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相关报道多次登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外交部官方媒体等权威媒体。2025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学校协助中央电视台制作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宣传片。制定媒体接待方案、设置媒体工作间,做好媒体接待的服务保障工作。围绕中心揭牌仪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GLOBALTIMES等重要中央、国际等15家媒体报道40余篇次。
气象万千,在媒体融合中实现捷报频传——
我们做大做强“新媒体开路、传统媒体跟进、多平台联动”的融媒体发布矩阵,统筹调度校园18个融媒体平台,全面发力,一路领跑,加快推动校园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学校官方微信粉丝量10W+,官方微博粉丝量22W+,学校新华号文章累计阅读量852.38万,单篇最高阅读量75.4万。精心策划创作融媒精品,拍摄制作《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达娃等青年学子重要勉励重要指示精神五周年纪实片和《薪火·绽放》校庆专题宣传片;与新华网联合拍摄的《职教看天津:一分钟走进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播放量超百万。官方抖音参与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宣传联动,累计播放量超62万,在全市26所高校中排名第一,受到大会组委会专函表扬。


从“融合”到“融活”,激情昂扬地写下媒体融合发展的“天职师大答卷”。学校荣获新华网客户端“2021年度最具影响力高校”、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行活动优秀组织奖”“年度优秀内容榜单”、中国教育在线“2024年度新媒体影响力本科高校”;《葫芦庐里福禄长》荣获“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全国交流活动特等奖;推荐《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建设纪实》等5个新闻作品连续4年获评天津市“十大教育新闻”;参加首届天津市“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7项作品获奖,其中《星光不问赶路人》荣获大赛一等奖;荣获天津市公益广告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风铃青语”工作室入选第二批天津市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

大宣传、大平台、大流量、大格局。五年来,我们用生动的笔触、隽永的画面、精彩的镜头、火热的情怀,融合并发,携手进发,讲好天职师大故事、传播天职师大声音、展示天职师大形象,当好天职师大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踏上新征程,我们将继续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唱好大戏”的宣传理念,从全局找“亮点”、从基层捉“活鱼”、从舆论抓“灵感”,以崭新的状态当好无愧时代的“答卷人”,镌刻属于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使命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