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圆满结束,结业典礼5月29日在国际交流学院三楼报告厅举行,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共计126名中职骨干教师参加了结业典礼。
副校长孙奇涵出席典礼并发表讲话,她指出:这次国培班涉及“模具制造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5个专业;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国培班工作,教学单位各项工作周到细致,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精心组织。按专业课程计划实施培训,监控培训质量。各学院按照培训项目执行总方案的要求,协调配合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了师资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结业典礼由继续教育学院谢超院长主持。自动化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田立国、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慧、汽车与交通学院副院长阎文兵、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副院长徐棣、工程实训中心副主任雷云涛、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崔铁刚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向全体学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崔铁刚宣读了优秀学员、优秀教案和优秀论文名单;学员代表于慧云汇报了培训体会。
这次国培班培训体现出两大特点:
一是突出培训重点,严格培训过程。此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方式进行,以着力提高中职教师整体素质为基本要求,各学院把突出本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践环节放在首位,选派优秀教师承担培训课程。在认真分析本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院校师资能力要求的前提下,确立本次培训内容和目标,并根据学员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部分教学进程和内容,同时还兼顾知识的前沿性和拓展性,使学员掌握了本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
在培训过程中,严格实施教学过程管理,各专业按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组织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各专业按照统一要求提供教学环节的各种表格和记录,每个教学模块的均有考核,并为建立学员学业档案。
二是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学员兴趣。工程实训中心充分利用了多年积累的技能训练经验,将专业技能培训,工程能力培养及企业实践结合一起组成培训系统,将成品任务分解到个教学模块,在各教学模块中均要求完成实物加工,最后完成一个复杂组合成品"天塔"的制作。在学员中进行操作技能比赛中严格按照国家比赛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评判和成绩评定,比赛突出师资培训特色,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了培训效率,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机械工程学院在模具专业学员培训期间,分别完成铣、磨、加工中心、电火花等模具加工过程,并实践逆向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学员们动手设计、加工、组装一套完整的塑料模具,制出成品,看到自己的成果,学员反响较好。
汽车学院为了让学员了解当今社会最前沿汽车技术的发展,聘请天津“利星行”奔驰之星专家为学员举行了奔驰汽车新技术讲座,提高了学习兴趣,开阔了眼界。
自动化学院在为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特别安排学员到中天实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小型生产线PLC控制技术培训,该培训设备属于国内先进水平,学员在如此优良的培训硬件环境支持下,学习积极性很高,实践技能得到很大进步。
信息学院培训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多种形式的企业实践活动,组织学员到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司参观学习,学员在天津国家动漫园、天津电影厂影视基地、长虹立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画国人动漫等多家企业亲自体验了行业前沿的开发技术,对行业现状有了整体把握和了解,学员对上述企业实践兴趣很大,认为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
经过12周的紧张学习,全部126名学员经考核合格,获得“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证书”;37名学员获得优秀学员称号、35篇论文和34份教案被评定为优秀论文和优秀教案。39名学员报名参加并通过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中级2人、高级24名,技师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