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孔超】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校第十一批新疆职教支教团国庆节期间以“铸魂育人”为主题,开展了“同升一面旗,共筑中国梦”“探寻楷模路,赓续爱国情”“博览古今韵,厚植家国心”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国旗下、纪念馆里、文物前,更加坚定了支教团服务边疆、筑梦边疆的初心。
同升一面旗,共筑中国梦
10月1日,支教团全体成员分别在和田、策勒、于田、民丰四地的支教校共同举行了“同升一面旗,共筑中国梦”主题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十月的南疆,天高云淡,清晨的校园里,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支教团成员目光坚定,心中涌动着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升旗仪式后,各支教分队分别通过座谈的形式回顾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辉煌历程,结合支教以来的感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支教团成员纷纷表示,在祝贺祖国母亲76岁生日的同时,牢记支教初心和使命,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心里,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支教的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答疑,判好每一页作业,把爱国情付诸于实际行动中,以赤子之心在边疆书写爱国情怀。

探寻楷模路,赓续爱国情
国庆节期间,支教团全体成员赴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开展“探寻楷模路,赓续爱国情”主题党日活动和团日活动。
走进纪念馆,支教团师生被一段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所震撼,馆内陈列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讲述着库尔班大叔从农奴翻身作主人的命运转折,也展示着于田社会日新月异的巨变,成员们久久凝视着那双满是岁月痕迹的褡裢——正是用它,库尔班大叔装满了馕,骑毛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

这次参观也是一堂连接历史与未来、贯通爱国情怀与援疆支教的“思政实践课”。支教团成员在参观后纷纷表示,库尔班大叔的故事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他们为边疆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支教团成员关赵开创感慨道:“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后代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作为支教成员,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们,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征程,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要怀揣梦想,勇毅前行。”来自劳动教育专业的支教团成员吴佳怡在参观后,连夜修改了自己的教案,“我要把库尔班大叔这种‘一颗红心向着党’的精神,融入到我的《语文》教学中。”
博览古今韵,厚植家国心
10月4日,支教团组织四地的支教分队,同步开展“博览古今韵,厚植家国心”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全体支教团成员在与历史文化的深度对话中,汲取力量,坚定援疆初心。
活动期间,各支教分队分别奔赴所在地的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文化寻根。在和田博物馆,和田分队支教团成员们透过精美的艾德莱斯绸与古老的桑树皮纸,探寻着古代于阗的璀璨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千年脉络;在策勒博物馆,策勒分队的成员们则在达玛沟佛寺遗址的壁画残片与出土文物前驻足,感受着这片土地上曾经的多彩文化与宗教交融;在于田博物馆,于田分队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于田作为丝绸之路南道重镇的悠久历史,通过一件件反映当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与史料,真切感受到了这片热土上积淀的深厚家国底蕴;在尼雅博物馆,民丰分队的成员面对着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为跨越时空的家国预言与守护意志所深深震撼。

生动的故事让年轻的支教老师们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新的理解。“站在这些珍贵的文物面前,教科书上的‘丝绸之路’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了可触可感的历史。”民丰分队的李婉莹动情地说,“它们无声地讲述着这片土地如何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在此开展支教工作的意义。”
此次四地联动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拓展,更是一场思想的淬炼。通过“博览古今韵”,支教老师们深切感知了新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与多元一体的文化底蕴;通过“厚植家国心”,他们将所见所感内化为扎根边疆、奉献教育的坚定信念。
一次次的现场教学,一幕幕的深情凝望,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种子,深深埋进了每一位支教老师的心田。全体支教团成员纷纷表示,必将把活动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扎根边疆、奉献教育,在新疆职业教育的热土上挥洒青春汗水,为培养爱党爱国的技能人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天职师大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