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院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863)课题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由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与百利天星传动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863)课题——“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开发”即将进入工程应用和项目终期检查阶段。
11月11日-12日,党委书记孟庆国、校长刘欣、副校长苗德华、孙奇涵及科技产业处处长何文章等到机械学院听取了国家科技计划(863)课题——“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开发”课题组的研制情况的汇报,并观看了由我校科研人员设计、开发、研制的工业机器人用高精度高效率2K-V型减速机的部分样机。
该项课题是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大项目“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及自动化生产线”子课题。课题针对165kg以上点焊机器人和300kg以上重载搬运机器人,开发高精度高效率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并实现工程应用。工业机器人关节用高精度高效率减速机的开发一直是困扰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瓶颈,国家科技部特别设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支持工业机器人关键基础部件的国产化开发。
该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充分利用我校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优势,借助我校在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开发的技术积累和专长,设计开发了工业机器人用高精度高效率2K-V型减速机,实现了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开发,设计并研制出来系列2K-V型减速机。可以提供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上需要的165kg以上点焊机器人和300kg以上重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校领导祝贺课题组在“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开发”中取得的进展,指出,要发挥学校特色,利用我校资源和优势,发挥团队精神,联合研究开发,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出成果、出精品,为我国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开发产业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产处 程卿 机械学院 李充宁)
“创壹虚拟三维互动教学产品体验中心”在工程实训中心成立
12月22日,“创壹虚拟三维互动教学产品体验中心”在工程实训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厦门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庆平、经理洪志辉、天津亚通博驰科技有限公司刘向军、我校副校长孙奇涵、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张玉洲、教务处副处长李杰出席了揭牌仪式。
中心主任张玉洲介绍了中心基本情况,创壹软件公司总经理林庆平介绍了该企业的总体情况,及该项目近几年在国内院校的推广情况。
2012年9月,工程实训中心和厦门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经双方协商,将在中心成立“创壹虚拟三维互动教学产品体验中心”,同时创壹软件公司免费赠送中心包括虚拟数控、模具、汽修培训系统、机电一体化仿真系统、应用电子仿真系统等五个系统产品,涵盖了仿真加工、机械结构、电气控制等16个功能模块,每个系统赠送节点数为50个,总价值接近120万元。历时两年,项目几经完善,“创壹虚拟三维互动教学产品体验中心”于12月22日正式在中心挂牌成立。
厦门凤凰创壹软件主要致力于互联网三维动态交互软件平台的研制、开发、运用与推广,它累积了近20年国内外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科研经验,拥有多套成熟且广泛应用的虚拟现实系列产品,2012年,该公司三维互动虚拟现实教学平台被江苏省教育厅选定为全省 58 所国家中职示范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专用平台。我校是全国第一所和创壹公司展开合作的高校,双方将秉承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态度,共同为培养优秀的职业技术师资而贡献力量。
(实训中心 鲁璇璇)
2013我校荣获5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
近日,201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评选结果陆续揭晓,我校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5项。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我校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的研究及产业化” 项目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我校与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的“轿车覆盖件模具模面补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节能型智能化半导体照明产品开发及产业化”、“智能化预紧式汽车安全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生物质能燃料锅炉智能控制系统”分别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科产处 李薇)
我校举办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丰富学校“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社会急需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人才,促进我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12月3日,我校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了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副校长孙奇涵、教务处副处长李杰、各学院教学院长、工程实训中心教学主任和有关专业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题为“‘知行一体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由机械工程学院孙爽教授主讲。孙教授从为什么要研究课程、研究“知行一体化”课程的目的、如何开发“知行一体化”课程以及改革课程模式的体会等四个方面谈了看法,并以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机械学科教学法》为案例,具体地讲解了如何开发“知行一体化”课程。 (教务处 彭友 李广辉)
第四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我校隆重举行
由教育部、文化部指导,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我校汽车与交通学院承办的2013年(第四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于12月21日至22日在我校隆重举行。
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我国目前行业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汽车职业教育教学赛事,也是国内汽车教育顶级教学水平的集中展示。来自全国25个省市78家中高职院校的121名汽车职业教育教师参加了此次大赛。大赛设有汽油发动机装配与测量、汽油发动机综合故障排除、柴油发动机故障排除、汽车底盘系统故障排除、汽车电器系统故障排除、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排除、汽车车身修复、汽车商务8个竞赛方向,分中职组和高职组进行。参赛教师自选比赛题目,完成30分钟的实现一体化实训教学。
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了中职组一等奖8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24名,高职组一等奖7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13名。 我校汽车学院校友在此次比赛中收揽多个奖项。其中,有5人获得相关项目的一等奖。
比赛进行期间,教育部职成司教产合作处处长白汉刚、市教委中职处处长李刚、校长刘欣、副校长孙奇涵,教务处副处长王明春莅临赛场,考察指导。
12月22日,在校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了大赛颁奖仪式暨汽车人才论坛。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刘鲁平、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顾翔华,市教委高职高专处处长杨荣敏、校长刘欣、教务处处长阎舒静出席颁奖仪式。
论坛上,宝马中国培训学院李卫锋、北师大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洪成文、厦门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林庆平、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赵海清、我校汽车学院院长关志伟、副院长李小鹏等先后进行了专题发言。大赛受到了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等媒体关注。
(汽车学院 韩娣)
我校与武清区政府签署全方位科技合作协议
为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发挥我校与武清区双方科研、产业、人才方面的资源优势。12月5日,我校与武清区人民政府举行全方位科技合作签约仪式。
武清区委书记张勇、副区长尤天成、科委主任杨文玉、汽车园总经理唐万强、汽车园常务副总经理黄国艳、科委副主任王学铮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我校党委书记孟庆国、副校长苗德华、科产处处长何文章、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卢胜利、科产处副处长李辉、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蔡玉俊、汽车学院副院长李小鹏、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戚厚军参加了签约仪式。
武清区委书记张勇表示,与我校的合作将对武清区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产生有利影响。目前武清正在打造欧洲绿色产业园,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项目需要大量的科技型人才,并希望与我校在这些领域进行合作。
孟庆国书记首先感谢武清区委区政府对人力资源、对科技的重视,然后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优势和人才培养定位,并表示与武清区的合作是两方共同的需要,既能够满足武清开发区对科技型人才的需求,也为我校搭建了产学研研究平台。
武清区副区长尤天成表示,武清区汽车产业园与我校的合作前景广泛,可在欧洲绿色产业园、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联盟等项目开展深入合作,并表示针对武清区千家企业改造工程中存在设备水平低,影响产品质量等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展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提升武清区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苗德华副校长介绍了我校在机器人方面的发展优势,并提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可以建立联络组,形成定期联络机制。
签约仪式上,苗德华副校长代表学校与武清区副区长尤天成签署了《武清区人民政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关于全方位科技合作的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内容,我校与武清区政府将以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为核心,在人才交流活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市场供求信息、科研成果应用和转化、研究生培养、毕业生招聘等方面进行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
(科产处 李薇)
首届博士研究生到天津滨海新区参观调研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了解天津滨海新区整体规划及发展、重大项目管理和体制改革、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天津近年来取得的成绩。2013年12月4日,我校首届博士研究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主讲教师关茹萍教授、职教学院杨大伟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规划展览馆、中新生态城、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参观和学习。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综合处副处长吉兴华全程陪同,一行受到了参观单位的热情接待。
中心商务区是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高端服务业的聚集区,是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和未来地市形象标志区。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旨在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生态城产业园区建成了国内动漫影视领域最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内最大的超级渲染中心以及专业化的产业服务体系。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是空中客车公司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总装线,该项目对推进我国的民机产业发展、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意义重大。
参观中,讲解员通过立体展板、电子沙盘、互动模型、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向大家详细讲解介绍了中心商务区规划及配套设施建设、于家堡地下金融商务区、中新生态城规划及动漫产业制作和空客A320、A319两个机型的工艺生产过程等。
此次调研参观给全体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滨海新区发展速度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对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动漫影视文化产业以及大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有了更真实的体验,同时对天津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憧憬。大家都纷纷表示,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学习、理解,提高。要通过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研究生处 岳东鹏)
第二届学生企业经营模拟ERP大赛落下帷幕
12月8日,由教务处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营销协会协办的第二届企业经营模拟ERP大赛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大赛自11月14日至12月8日历时25天,全校共有48支参赛队伍报名,参赛人员达230余人。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大赛的初赛时间为11月15日至11月22日,初赛团队销售计划书进行评选,最终评选出晋级复赛的20支队伍的名单。晋级复赛的20支队伍分成两组进行ERP沙盘操作培训,每天10组。12月6日进行了复赛, 20支团队进行销售计划书的展示以及答辩,教务处副处长李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丽华、仲丛友,汽车学院教师高婷婷、黄玮,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李静、付强、时洪浩担任复赛评委,在此次复赛中,各团队精心准备以独特的想法抒发了各自销售计划书的内容及亮点,他们激情的展示、机智的答辩、缜密的思维给各位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支优胜队伍晋级决赛。12月8日举行了决赛,决赛主要采用ERP电子沙盘对抗的形式,经过一天的激烈比赛,最终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10名。
本次大赛正式纳入校级专业性竞赛,通过模拟企业经营锻炼了我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发觉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实践能力的考察依据,为学校参加全国挑战杯、全国ERP大赛的队伍挑选、储备人才,让我校的学生切实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与营销流程。参赛学生通过本次企业经营模拟ERP大赛,模拟了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的决策与实施,体验了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了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同时也让同学树立了团队合作意识,提到了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创业或者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管学院 牛芊 教务处 彭友)
我校留学研究生论文获得机械设计与动力工程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11月30日,机械工程学院2011级留学研究生赛义德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2013年第二届机械设计与动力工程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报告。
赛义德的论文《The Full Flow Simulation of Auto Centre Pillar Reinforce Plat》在此次会议中获得了最佳论文奖(共14人获得)。赛义德表示,此次会议让他对当前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题的后续进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他希望能够多参加类似的活动。
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是我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校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机械工程学院在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始终以积极的姿态、开阔的视野创新培养方式,根据留学研究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制定符合其发展的培养计划,并安排科研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以促进留学研究生科研活动积极有序的开展。积极鼓励留学研究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以增加其参加学术交流的途径,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的技术前沿。
(机械学院 白燕华 研究生处 岳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