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报在线 -> 正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报(2014年1月6日 第1期 第三版)

时间:2014-01-10 08:12 责任编辑:苏晓 点击:

我校驻蓟县上仓镇八营村、梁庄子村工作组稳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我校驻蓟县八营村、梁庄子村工作组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和蓟县县委要求,在学校党委及上仓镇党委领导下,紧紧依靠帮扶村两委,坚持把制定长远规划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立足村情实际,稳步推进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重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工作组把搞好调查研究作为谋划帮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入村后立即制定调研方案,明确调研重点,积极开展村民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座谈交流三项调研活动。工作组全体成员带着问题、沉下身子、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拉近与群众之间距离,研究帮扶方向,明确帮扶任务,找准工作切入点。在深入掌握村情、全面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村情调研报告。

细规划,理清村庄发展思路。校领导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校党委书记孟庆国、纪委书记关茹萍、副校级巡视员畅俊清先后带领组织部、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赴帮扶村开展村情调研活动,指导工作组制定帮扶规划。工作组根据市委结对帮扶工作六项目标任务,结合前期调研情况,依据帮扶村实际和县、镇两级整体规划制定了帮扶工作四年规划。在四年帮扶工作中,工作组将以打造美丽村庄为目标,对帮扶村的水利、电力、路网及村居环境做统筹安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村庄美化、绿化、亮化。

办实事,落实具体帮扶项目。为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按照“美丽蓟县·一号工程”部署,工作组制定了帮扶村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努力提升村内环境质量。围绕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及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确定落实帮扶项目,投入资金12.3万元,用于帮扶村63个垃圾池及3个学生风雨候车亭的建设,投入0.2万元设计制作了4个宣传栏。实行村干部卫生责任区负责制,动员广大村民一起动手,整治村容环境,组织出动人力430人次、车辆180台次、清除陈年垃圾1100吨、拆除违章建筑50个、清理道旁杂树1000多株、梳理多处排水沟、喷涂28条美化环境宣传标语。工作中积极主动,亲力亲为,研究制定了村规民约及村庄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实现了村内环境专人管护、垃圾及时清理。在工作组与党员群众共同努力下,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获得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可,村民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显著增强。

送温暖,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工作组成员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根本要求,响应蓟县县委及上仓镇党委关于开展“三个一”活动的有关精神,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个人出钱出物入户慰问困难群众,认真解决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驻蓟县结对帮扶工作组 刘成润 刘赛君 张彦)

校园解说员亮相我校校园

“尊敬的来宾,你们好!欢迎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我是今天的校园解说员安妮,非常荣幸能为大家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校园风景……”,11月29日上午,我校首批校园解说员亮相天职师大校园,带领来自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客人浏览校园,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文明的举止、到位的讲解,毫不逊色于一位专业解说员。

近日,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来校参观考察,校园解说员全程解说,并向来宾发放了校园导游手册。至此,由校园解说员为来访客人进行解说活动正式启动。

来自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财会1202班的大二学生解说员安妮向来宾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办学特色,校园主要建筑物与景点,安妮同学娴熟的语言、精巧的表达、浓郁的爱校之情,得到了来宾的一致好评。来宾纷纷表示,校园解说员在国内高校并不多见,由校园解说员介绍学校,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展示的机会,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校园文化底蕴,强化学生知校、爱校情怀。

制订一套学校参观方案和解说词,是学校“十个一”文化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在解说方案的制定及校园导游手册的编写过程中,卢双盈副校长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并多次亲临现场为校园解说员进行指导。

在此期间,党政办公室从全校范围内选拔了10名校园解说员,并从校史、校貌、校情、特色、故事、文化等几方面对解说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

校园解说员的全面启动不仅展示了我校学生风采,而且完善了我校公务接待方式,提升学校文化层次和管理水平,使我校公务接待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党政办 韩德新)

2013年度二级网页建设评比工作圆满结束

日前,为深入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宣传氛围,“以评促建”,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党政办公室、网络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的2013年度学校二级网页评比工作结束。

自今年上半年以来,学校便对各部门、各单位网页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评比方案,并分批次开展网页建设展示、评比工作。日前进行的两批评选,一批参评部门为各学院、附属技校,一批为各教学单位、图书馆、保卫处、后勤处、基建处等。参评部门网络管理员按照组织领导、网页内容、视觉效果、网页特色、网页技术四个方面要求进行了现场展示。由相关校领导、主办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评委会经现场打分、一周后复查打分,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分别获得各自评选批次第一名,职业教育学院、保卫处获得第二名,附属高级技术学校、工程实训中心获得第三名。

校党委副书记贾德民、副校长卢双盈均全程参与两批评选,并对参评单位网页逐一进行点评。贾书记强调,网页建设工作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长期、长效性的工作,希望各部门要切实按照学校对网页建设的要求,扎实工作,确实把部门网页建设宣传本部门大事小情的窗口。

副校长卢双盈要求各部门在网页建设中要突出六个字:“便捷”、“全面”、“权威”,要按照“三个管”、“三个看”、“三个用”的原则,探索网页建设的长效机制,各部门要相关学习、共享经验,群策群力把各类网页建设好。

后期,学校将继续加大各级网页的建设力度,并指导各单位各部门积极进行网页改版,大力宣传本部门网页功能,特别是资源共享、资料下载、信息沟通等实用功能,确实建好网、用好网。                                                                (宣传部 李刚)

大学生网络新媒体文化节开幕

11月21日,由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校网络管理中心主办,校北斗星网站承办2013大学生网络新媒体文化节开幕。此次文化节以“感悟健康网络文化,塑造文明校园生活”为主题。

开幕当天,主办方在学校前广场开展了“构建绿色网络,共祝青春梦想”主题签名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关注与参与,在场的学生在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纷纷表示要“绿色用网,文明用网”。 对系列活动感兴趣的师生还在现场设立的咨询处了解文化节后期活动相关信息。

本次网络新媒体文化节将历时一个月,共有网络在线问答、微文征集大赛、大家讲堂、LOGO设计大赛、微视频展播大赛、网络知识普及、微博互动等9 项系列活动。     (宣传部 李刚)

春晖助学团荣获2013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奖

由团中央学校部、人民日报政文部指导,人民网主办的“青年人·中国梦”2013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结果近日揭晓。我校“春晖助学团”志愿服务队从全国千余只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优秀奖。

此次活动历时三个月,共吸引了30个省市500多所高校的4000余支实践团队报名参选,200余万网友参与投票。本次评审会由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叶青等专家学者以及强国论坛资深网友组成,分别对参评团队进行投票,并主持答辩。活动综合网上投票结果和评委投票、打分成绩,最终评出100支社会实践团队优秀团队。

今年暑期,在校团委书记佟艳、副书记赵东亚指导下,由经管学院辅导员崔志莉带队,18名优秀大学生组建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春晖助学团于2013年7月15日至7月3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斗古乡干沟小学,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活动期间,队员们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特长开设了20余门特色课程,给偏远地区孩子们带去新知识,积极鼓励孩子们励志成才,传递我校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另一方面,队员们也通过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发动募捐,改善偏远山区基础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经统计,春晖助学团共为干沟小学募得衣物380余件,文具用品4300余件,书籍400余册,体育用品50余件,资助留守儿童210余人。本次活动得到了威宁电视台关注,2013年8月1日《威宁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此外,天职师大春晖社官方微博的实时信息更新也得到了共青团威宁县委官方微博、“春晖行动”官方微博等媒体的多次转载互动。

在评选过程中,评审专家和广大网友评价我校“春晖助学团”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依托专业,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切实履行了自身使命。         (经管学院 崔志莉 团委 邹婧)

知名高校工程实训中心组团到我校招聘毕业生

12月3日,我校举办了“高等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专场招聘会”。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新疆大学六所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负责人组团到校选才。校党委书记孟庆国、副书记贾德民、副校长孙奇涵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亲切交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天津电视台、天津教育报、城市快报对招聘会进行了专题报道。

多年来,我校为全国各地高校工程训练中心输送了大量人才,他们踏实、勤奋、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强,在教学岗位中“能文能武”,既能教理论,又能指导工程训练,赢得了广泛赞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许多知名高等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均有我校毕业生担任教师,他们在岗位中的良好适应性及优异表现让全国很多重点大学专门调整了进人政策,按照特殊岗位、特殊人才、特殊政策为我校这部分毕业生开辟了通道。洽谈会当天,我校有300多名毕业生参加了洽谈,预计20多名毕业生将有望进入前来招聘的高校工作。

活动期间,我校组织了代表到工程实训中心、机械学院等实训场所进行了考察与交流。

                                                              (学工部 鞠娴妹)

第四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在我校圆满落幕

11月24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第四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圆满落幕。

本次大会由校教务处、校团委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农业大学及我校各学院共220名“国家代表”出席会议,并围绕“传统文化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大会形成三份工作文件、一份决议草案、两份友好修正案,评出“最佳代表”、“最佳立场文件”、“最佳新闻社”、“最佳记者”等奖项。活动受到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视觉、今晚网、中国日报网等媒体关注和报道。

作为模拟报道联合国的新闻团队,主新闻媒体中心由模拟新华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和塔斯社组成。在大会期间,主新闻媒体中心召开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制作产生一份报纸,剪辑形成五个大会报道视频。

最终,来自外国语学院的中国代表众望所归,获得“最佳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英国代表和汽车与交通学院的匈牙利代表获得“优秀代表”;汽车与交通学院的刚果代表获得“最佳立场文件”;理学院的美国代表、校学生会的巴西代表和天津商业大学的肯尼亚代表获得“荣誉提名”;模拟新华社获评“最佳新闻社”,模拟路透社记者外国语学院闫敏获得“最佳记者”。

本次模拟联合国活动受到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校党委副书记贾德民老师为大会题词寄语。模联大会的召开,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思辨能力,锻炼外语表达,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人才。                         (外语学院 汪曼)

第二届“新伟祥”大学生科技节圆满落幕

12月17日,第二届“新伟祥”大学生科技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贾德民,副校长孙奇涵、党委学工部部长吴让汉,科产处处长何文章,教务处处长闫舒静、团委书记佟艳,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管科技活动的辅导员、获奖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颁奖典礼。

活动以视频的方式回顾科技节活动精彩的瞬间,并颁发了2013年“挑战杯”竞赛学生获奖证书及奖金、2013年“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奖证书及奖金、2013年“挑战杯”竞赛校级优秀组织单位奖金、2013年校园十大科技创新精英奖杯及第二届大学生科技节“院级优秀科技活动”奖牌。

随后获奖学生代表自动化学院马前帅、教师代表工程实训中心教师郝立果纷纷上台做了热情洋溢、感人至深的发言,令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他们那种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青春热情。

副校长孙奇涵做总结发言,并对广大师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同学们要勇敢地肩负起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成为弘扬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创造者和开拓者;希望同学们珍惜每次参加科技活动及竞赛的机会,积极向老师、对手、专家学习,不断扩充知识储备,丰富人生阅历;希望同学们要注重应用和科技转化,把“挑战杯”等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中产生的优秀作品,由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中勇立潮头,争当先锋。同时也希望各级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育人的工作要求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在扩大学生参与面、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竞赛赛制等方面多作探索,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实践,支持更多大学生成功走上创业创新之路。

本届科技节与上届相比,更加注重倡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各学院、各学生社团围绕自身学科特点、学院特色开展举办了学生真正需要的科技活动,这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带动了全校科技节活动的蓬勃开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基层为舞台、以创新为驱动的“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普遍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学生的参与面和受益面也更加广泛。

                                                                   (团委 王南)

视听天职师大
  •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最新宣传片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
  •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