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赵苏东 魏兵】3月19日,校党委召开2025年第1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研讨会,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张金刚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邀请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鹏飞作《人工智能赋能大学治理》专题辅导,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校党委书记张金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玉俊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作重点发言,开展交流研讨。

朱鹏飞从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AI重构大学行政管理、AI赋能大学人才培养、AI驱动第五科研范式、人机协同共治新格局等6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大学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系统解读了人工智能与高校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行政管理等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为促进人工智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学校治理数智化水平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张金刚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深刻洞察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深入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刻认识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紧密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科学谋篇布局,抢抓发展机遇,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科技化水平。
张金刚指出,要科学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办学治校全过程。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全面把握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形成的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融合的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要聚焦科技创新,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要把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作为科研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加速推进科研布局、学科布局,形成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强大势能。三是要聚焦人才培养,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以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和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指引,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张金刚要求,要全面把握历史主动,努力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全面赋能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校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大胆突破惯性束缚和路径依赖,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性机遇,将数智化转型视为生存发展的必修课,主动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新经验。各有关单位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纳入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将人工智能素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养的重要方面,分层分类分批次开展教育培训;要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培养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勇于接受变化、挑战和变革的思维方式,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提升综合素养;要加大人工智能宣传力度,善于运用人工智能助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学校典型案例,营造鼓励应用人工智能的浓厚氛围。此外,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深入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和安全隐患,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管网治网能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切实维护学校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
各二级党组织书记,机关党委全体委员、机关党委各支部书记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