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今年下半年召开,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吹响新号角、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为进一步动员和号召全体天职师大人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汇聚力量,共同书写“强国建设,天职师大有为”的精彩答卷,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立体展示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及各单位、各部门全力打造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标杆所取得的成果,和加快推动事业发展的务实创新举措,全方位、多维度呈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面貌,激励全体天职师大人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全面图强,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而团结奋斗!
首期,推出刊登在2025年第7期《天津教育工作简报》上的文章《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积极推动“职教出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积极推动“职教出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聚焦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与中国教育模式和国际话语分享,致力打造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形成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小而美、惠民生”的中国方案,系统诠释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国道理、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打造高端智库,服务“鲁班工坊”品牌运营
学校成立鲁班工坊国家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鲁班工坊境外落地运行、政策标准研制、教师教学指导、内涵要义运用等研究,服务“鲁班工坊”品牌运营,获批天津市高校智库,成为“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会”的重要支撑服务平台,为鲁班工坊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了高水平专业咨询服务。中心团队先后10余次赴葡萄牙、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加拉瓜、埃塞俄比亚指导鲁班工坊建设与运营,服务双边访问并推进境外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中心系统总结天津院校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取得重大教学理论创新与重大改革实践突破。2023 年 7 月,学校牵头15 家天津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申报的《模式创立,标准研制,资源开发,师资培养——鲁班工坊的创新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推广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分享职业教育国际话语
鲁班工坊的核心内涵是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2023 年 3 月,经批准,学校成立天津市“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研究与推广中心”,致力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应用、推广,探索构建中国本土化、视野国际化的 EPIP认证体系,构建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标准体系,提升在全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中的影响力。以中心为依托,在泰国、葡萄牙、印尼、埃塞俄比亚、埃及、俄罗斯等 17 国建成23个 EPIP 分中心,开展教学研究、应用推广、教学示范、认证试验。泰国“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哲仁、葡萄牙卢卡斯教授、埃塞劳动与技能部国务部长特舍利(原埃塞技术大学校长)、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顾问奥迪尔(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校长)成为EPIP 首席专家。2024年10月,学校参与国合署“中国—非洲(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示范中心”建设,在埃塞设立“非洲 EPIP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成为第一个多边合作 EPIP 教学全球应用分享机构。
运营境外鲁班工坊,打造标杆式建设成效
学校在非盟总部所在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建设运营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定位人工智能领域,对接埃塞合作院校的制造技术、电子与通信技术、电气与控制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与控制技术管理硕士专业,提供学位教育与技术培训。启运后,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被非盟总部确立为面向整个非洲国家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与东非职教一体化(EASTRIP)世行项目中心签署协议,为东非国家培养高水平职教师资。截止至 2024 年 7 月,埃塞鲁班工坊培养培训师生员工 1775 人次,其中本科专业在校生培养 1321 人次,硕士专业在校生培养137人次,埃塞骨干师资及非洲合作国部委委托培训317人次。
协助承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助力国际影响力提升
2022年8月,学校协助承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来自123个国家(地区)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的 700 多名代表与会参加主题探讨,形成“会、盟、赛、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崭新平台和范式。2024年11月,学校协助承办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大会共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位外宾线下参会。大会期间举办了部长级圆桌会议和9场双边部长级会谈,中国等32个国家教育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讨论通过《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 国部长宣言》,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愿景。鲁班工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获得世界职业教育大奖。学校主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在大会期间举行了创刊仪式,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开拓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