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今年下半年召开,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吹响新号角、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为进一步动员和号召全体天职师大人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汇聚力量,共同书写“强国建设,天职师大有为”的精彩答卷,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立体展示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及各单位、各部门全力打造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标杆所取得的成果,和加快推动事业发展的务实创新举措,全方位、多维度呈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面貌,激励全体天职师大人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全面图强,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而团结奋斗!
立德树人传薪火 校园尽绽文明花 天职师大创建文明校园纪实
本网讯【通讯员 李硕】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将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五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六个好”建设标准积极构建校、院(部)、系、班多层级创建体系,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力度,把文明创建延伸到每位师生员工,形成共建共享文明成果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准办学治校“主航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学校章程,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学校达娃等七名公费师范毕业生潜心读书、精心育人。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孙春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国务委员谌贻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人社部部长王晓萍,时任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张工等领导先后来校调研,对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为文明校园提供坚实保障。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实施高校党建“领航工程”、党建活动创新立项工程,打造“羽雁启航”工作坊,开展“表率在前 服务在先”作风建设提升行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项目3个、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连续3年天津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优秀。
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形成工作合力。学校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师生共同参与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格局,定期研究创建工作,印发学校《“十四五”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打造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党建引领、思想铸魂、理论固本、文化浸润、媒体融合、实践淬炼”为支撑的“一核六维”文明校园建设品牌,坚持每年为师生办好十件实事,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立德树人“强磁场”
筑牢思想根基,宣讲工作有载体。学校打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1313”学习品牌,健全完善“六学”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专题读书班、集体备课会、宣传宣讲,校领导讲授“开学第一课”,设立5个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和10个文化育人工作室,其中1个工作室获批天津市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师生。学校教师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入选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团。
推动五育并举,贯穿育人全过程。学校获批全国首批劳动教育本科专业,天津市劳动教育“两中心一联盟”落户学校,开发13个“劳动+实践”的实践育人项目,举办劳动教育周、“行知育美大讲堂”等主题活动,先后获批天津市工匠学院、京津冀大工匠学院等,入选“全国高校心理健康社团”,形成全国领先、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和美育发展新格局。
坚持文明实践,厚植爱国情怀。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在服务乡村振兴、弘扬社会新风等方面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被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指定为国家乡村振兴160个重点帮扶县职业学校帮扶工作总负责学校;连续8年共派出10批634名师生赴新疆和田地区支教,2869名学子奔赴西部建功立业,“为西部基层输送优质职教师资”项目入选教育部100个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优秀团队,连续4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加强工作阵地建设,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
把牢课程阵地,理论固本树理想。投入300余万元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构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维立体”的育人模式。获批天津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校、天津市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天津市学校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心、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全市高校思政教育“精彩一课”视频公开课大赛一等奖,入选天津市“百年辉煌”思政品牌课程,教师获评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高水平建设天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和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作品展厅,组建天津市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新疆和田地区建设“津石榴工作室”,打造集“宣传、教育、实践、服务、创业”为一体的教育实践阵地。荣获天津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天津市统战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学校“津门石榴红”教育实践基地荣获天津市大中小一体化实践育人基地。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凝聚师生向心力。实施意识形态“六线”工作法,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形成“8清单、26办法、10流程”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清单台账,及时防范化解。结合重大主题、重要活动等设置正面议题,实施“四力”提升计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89家主流媒体报道学校3000余篇次。荣获新华网“最具影响力高校”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评天津市“十大教育新闻作品”,入选中国大学生在线“优秀内容榜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诚信校园“风向标”
涵养高尚师德,塑造精心育人的模范之师。把“潜心读书、精心育人”与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合,建立师德规范,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育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国家、省部级人才72人,国家、省部级教学名师17人。入选全国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单位、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校友获评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闫虎民获评天津市道德模范,教师江绛等4人获评天津好人荣誉称号。
探索技能育人,锻造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师。构建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文化体系,学校现有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专家、世赛专家组组长等30余人,国家级、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全国首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落户学校,获批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研修)中心和集训基地联盟办公室,助力中国代表团在第44、45、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作为突出贡献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师生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9金7银1铜,居全国参赛单位榜首。
实施树人工程,建设优良学风。推进学风建设系统工程,将学风建设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考试考核、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项1200余项。在2017—2021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排名第5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挖掘职教特色“新高地”
实施先进文化涵养计划,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学校与天津体育博物馆、天津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建文化育人基地。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宣讲活动,设立校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8个,创建迎新季、学风建设季、毕业季、社会实践季的“四季”教育文化品牌。2个项目被评为天津市高校校园文化优秀育人项目。
凝练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文化,铸就校本文化高地。加强“工匠精神”育“工匠之师”特色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坚持“动手动脑,全面发展”育人特色,成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研讨会暨建校45周年改革发展大会。积极培育以“陶行知教育思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班墨文化”和“工匠精神”为内容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文化。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优秀校长奖、优秀教师奖。
培育网络文化品牌,打造网络文明高地。加快推动校园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北斗融媒”宣传品牌,精心策划创作了师生爱听爱看、爱“刷”爱“赞”的融媒精品。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活动,获首届天津市“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一等奖、优秀短视频全国交流活动特等奖。
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擦亮“国家名片”。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高质量承办两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荣获2024世界职业教育大奖,当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副主席,主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期刊创刊。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教育援外基地”和“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院校。设有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高校智库),建有“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研究与推广中心”,在17个国家和地区联动设立了37个EPIP中心,与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埃塞俄比亚建设鲁班工坊,被非盟总部确立为面向全非洲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在非洲、大洋洲、欧洲设立3所孔子学院、7个孔子课堂,开展汉语言教育和文化交流。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升学校发展“精气神”
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生态美丽校园。对校园绿地提升改造,打造校园文化园林,新建行知园、炎培园、班墨园和校史馆等“三园一馆”近2万平方米;建设天津市首个高校廉洁文化园和“红石榴民族团结林”。《人民日报》刊登专稿“‘职教黄埔’话鲁班——探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详细介绍了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平安校园。投入4.8亿元,建设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覆盖建设智慧教室150间。升级改造校园监控系统,提升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首批自主试点单位。
引领校园文明风尚,打造绿色节能校园。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百万师生文明接力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倡导“光盘”行动、文明用餐、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等,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实施节能降耗举措,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和节水洁具使用率均达80%以上。获评天津市“节水型高校”称号。
今天的天职师大,群英荟萃,环境优美,书香满园,是读书治学的美好家园,是扬帆起航的理想校园。学校将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坚守“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初心使命,持续构建“正气充盈、昂扬向上、和谐包容、团结奋进”的高品位文化体系,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体师生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开拓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提供强大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天职师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