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赵波 魏兵】春风拂晓,绿意萌动。4月29日下午,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组织师生代表在学校炎培园开展“同心共植团结树 厚植民族团结情”主题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校党委书记张金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富森,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姜新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各民族学子共同参与,在劳动实践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郑清春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今天种下的既是寓意民族团结之树,也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思政课。让民族团结的种子随着树苗扎根校园,希望每一棵与大家共同成长的树苗,都能成为民族团结的见证者、践行者和捍卫者。
活动创新采用“劳动+思政”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全程。植树现场,师生们三两结对,挥锹铲土、扶苗培土、提水浇灌,配合默契。劳动过程中,大家不仅共同栽下象征民族团结的树苗,还将写满心愿的“植树认养牌”系在枝头,以树木见证友谊与承诺。这种寓教于行的方式,是民族团结的理念在劳动实践中的生动诠释。
植树间隙,同学们在炎培园聆听了关于各族先民共同开拓边疆、修渠植绿的动人故事。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引导青年学子以“生态觉醒”的自觉、“知行合一”的担当、“代际传承”的使命,深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团队协作中领悟“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精神实质。经过一小时的辛勤劳动,棵棵新绿在春风中挺立,与各民族学子灿烂的笑脸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动的民族团结画卷。
汽车与交通学院汽服2202班维吾尔族学生伊尔夏提·吾斯曼表示:“今天和各民族同学一起劳动,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血脉相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潜心读书,精心育人’的殷殷嘱托,做好新时代青春答卷人。”

此次活动通过将劳动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让各族师生在共同劳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学校将继续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各族学子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