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建勋,男,我校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云安全、多核缓存优化及混合存储技术。主持教育部-华为产学合作项目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曾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曾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从教路上,他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张建勋荣获校级教学名师称号。

在教学实践中,张建勋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费曼学习的项目微视频教学法,将网络强国建设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他主持建设的校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工程伦理,更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引入真实工程案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这种“德育—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使他的课堂既保持学术深度,又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深受学生好评。

在学科竞赛指导方面,张建勋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征战华为ICT大赛、全国C4网络技术挑战赛等高水平赛事,取得了包括华为ICT全国赛区一等奖、全球总决赛二等奖在内的优异成绩。在他看来,竞赛获奖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持续创新的能力。为此,他不断探索基于竞赛的ICT人才培养范式改革,努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同频共振。
作为华为ICT学院运营负责人,张建勋积极探索行业学院建设的新路径。他牵头建设了数通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等多个产教融合平台,主持完成4项教育部-华为产学合作项目,开发的“网络存储技术”MOOC课程在《华为人才在线》平台面向全国开放。2024年,他参与组织的“未来网络技术校园行”公益师资培训,为天津高校培养了60余名数智化教学骨干。这些实践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

在科研方面,张建勋围绕混合存储数据放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指导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及CCF-C类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他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了“科研—教学—产业”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其团队出版校企融合教材5部,主持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1项,实现了教研相长的良好效果。
获评教学名师是荣誉,是责任,更是前行的动力。未来,张建勋将进一步深化与华为等企业的科研合作,为学校搭建更高水平的ICT人才孵化平台,持续推动产教协同创新发展。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张建勋始终保持着教育者的初心与热忱,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的教育理念,为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而不懈努力。(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