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师者风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时间:2025-05-16 17:39 责任编辑:李硕 点击:

编者按:5月6日,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全国劳动模范、汽车与交通学院魏京功,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主持人、天津市劳动模范、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徐国胜,国家级技能大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工程实训中心闫虎民,青年教师代表、艺术学院副院长肖磊分别发言,汇报了各自岗位上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所取得的工作业绩。下面,我们将几位优秀教师代表的发言进行摘登。

弘扬劳模精神 培铸教育匠心

全国劳动模范、汽车与交通学院教师魏京功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需要全体劳动者以“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投身强国建设。作为一名全国劳动模范和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蕴含的磅礴力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犹如奋进的号角,激励我们一往无前地“拼劲、闯劲、钻劲”,投身新时代劳动和奋斗的洪流。作为汽车与交通学院的一名教师,我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以劳模精神为魂,深化课程思政。我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堂,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技能报国”内涵。例如,在讲授汽车专业知识时,引入天津港“大国工匠”成卫东的奋斗历程:从普通拖车司机到打破港口操作纪录的技术能手,成卫东以“学最好的技术”为信念,在平凡岗位创造非凡价值。此类生动案例激发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使劳模精神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内核。

以劳动实践为基,锤炼技术技能。我带领学生参与《汽车软件测试平台开发》等校企合作项目,通过“学习小组”模式破解技术难题。在智能座舱控制系统优化中,学生自主完成线路设计、组装调试等任务,在实践中锤炼“攻坚克难”的劳动精神。项目累计吸引10名本硕学生参与,实现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以工匠文化为脉,厚植职业信仰。2023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我牵头成立“魏京功劳模工作室”,汇聚11名骨干教师。工作室两年来培养高技能人才3人,申请专利12项,组织培训300余人次,参与国家一类赛事2次、行业标准制修订10余次,创效600余万元,并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通过技术攻关、赛事锤炼、产教融合,工作室成为师生接触行业前沿的“窗口”。

立足时代需求,续写教育奋斗新篇章面向未来,我从三方面深化工作:一是弘扬教育家精神,聚焦汽车轻量化、智能化领域,以科研攻关诠释“劳动创造幸福”;二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推进劳模精神融入课程、校园、实践,发挥工作室的育人引领作用;三是服务国家战略,将论文写在大赛中,将成果用在产业中,助力“交通强国”““双碳””目标实现。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天津市劳动模范、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徐国胜作为工程实训中心的负责人,能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并有机会发言,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内心也十分激动,我想向各位领导和先进教师表达四个词:感谢、自信、责任、展望。

一是感谢:“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工程实训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校领导、校工会及各部门支持下,从1.4万平方米校级基地发展为3.2万平方米、资产1.4亿元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以来,中心获批教育部优秀典型案例、人社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国家级思政教育基地等称号;接待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调研;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等集体荣誉;培养了国务院特贴专家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国家级技能大师4人、全国技术能手10人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印证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才能走得更远”的发展逻辑。

二是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心67人专职团队中,76%由我校自主培养,80%全国技术能手为留校毕业生。这支队伍以“天职师大基因”为底色,创下多项标杆成绩:支撑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109个赛项技术保障,指导学生获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特等奖4项、金奖8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3项,世界机器人锦标赛金牌3枚,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一流课程等教学荣誉。这些成果彰显了学校“动手动脑、全面发展”办学理念的实践成效,更坚定了对“天职师大培养质量”的自信。

三是责任:“平台越高、责任越大”。今天的成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脚下的路更长了,未来每一步,中心都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聚焦特色人才自主培养,用实际行动回应“不负信任、不负期待”的承诺。

四是展望:“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未来的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心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榜样,在“十五五”期间推动中心建设迈向新高度。希望全体师生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第三次党代会交出优异答卷,共同书写天职师大新的辉煌。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天津市劳动模范、工程实训中心教师闫虎民:今天,站在这里接过“天津市劳动模范”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感动。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校全体教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褒奖。在此,我以“感恩、坚守、专注、传承、展望”为脉络,与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感受。

感恩:我是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这片沃土成长起来的,大学毕业时成为全国首批有大学本科学历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双高”毕业生之一,是学校让我领悟了“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毕业后留校工作,学校各级领导对我精心培养、各个部门大力支持、同事们的无私帮助,为我创造了众多成长成才的机会,提升了我的格局、拓宽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能力,为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竞赛指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环境。

坚守:从教29年来,我始终坚守在学生实践教学与竞赛指导的一线,从未中断。我创新教学方法,将企业调研所得的行业标准融入课堂,开设项目化课程,引入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累计培养上万名学生及企业员工,既授技能,更传匠心,鼓励学生争做“四有好老师”或“大国工匠”。我的学生中很多人都成为当地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高技能人才。

专注:在指导技能竞赛方面,我和学生们共同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努力。为了备赛,我们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在实训场地里反复调试、优化方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带领的学生获得了我校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国家级奖项,我们团队也指导我国选手和我校学生多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和全国技能大赛金牌。

传承:我的老师李全利教授是我校首届毕业生,他不仅教我知识和技能,更教我奉献和感恩。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深深感悟传承的力量。日常工作中,我将师德加以继承和发扬,相继带出了钟平、贺涛涛、陆京龙等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金牌选手,形成五代师徒传承的佳话,更是学校“结对子、传帮带”模式的生动实践。

展望: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续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一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潜心读书、精心育人,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工匠之师”和高水平“技能人才”;二是深化教学改革,紧跟行业趋势,优化竞赛指导模式;三是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与同事携手共推实践教学创新,弘扬劳模精神,激励师生投身技能报国。

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

青年教师代表、艺术学院副院长肖磊:此刻站在这里,我既是艺术学院科研与培训工作的服务者,更是与青年教师们共同攀登的同行者。当我看到五一假期里仍在实训室指导学生备赛的同事、在工作室为课题攻坚的团队,我深切感受到: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劳模精神的基因始终薪火相传,工匠精神的脉搏永远铿锵有力,它铸就了青年教师从“教学新兵”向“育人先锋”的进阶密钥。今天,我想用三个维度,汇报这份成长背后的力量逻辑。

扎根:在“国家战略”的坐标系中锚定成长方向。劳动精神从不是抽象的标语,而是躬身实干的脚印。在一年前分管学科建设时,面对研究生培养转型的挑战,我们带领团队将7所实习基地布局到粤港澳、成渝等国家战略区域,让硕士培养从“企业”走向“职教”;承办ICADI2024国际会议时,182位海内外学者的思想碰撞让我深刻领悟:职业教育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敢与世界对话,更要对标世界坐标。正是学校搭建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艺术教育联盟平台,让我们青年教师带着“非遗数字化”课题走上国际论坛,用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回应时代命题。

淬炼:用“0.1秒帧率”打磨育人匠心。工匠精神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对极致的追求。在带领团队与杭州万维镜像合作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时,企业工程师对0.1秒动画帧率的执着,让我们重新定义“课堂精度”,于是有了针对天津高校和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多期AIGC师资培训班,有了入选国家规划教材的《影视后期设计实战》。借助校工会举办“艺体同行,筑梦成长”教职工子女素养提升活动,教师带领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与,将高校专业资源转化为青少年素养培育动能,充分彰显我校的育人特色,为教职工子女搭建多元化的健康发展平台。

共生:以“双向奔赴”照亮成长之路。作为世界技能大赛4个赛项的天津市集训基地,艺术学院积极搭建技能展示平台,让师生在实战中淬炼专业能力;借助学校承办世界职教大会的契机,我们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汲取全球先进教育理念。我们以“数字赋能传统工艺”的思路创新课程、以带领学生服务世界职教大会的实践,回应学校的培养与时代的召唤。当看到学生运用数字技术活化非遗工艺的作品登上国际展台,或是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时,那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欣慰,正是对我们坚守教育初心的最好回报。目前正在筹建动画专业产业学院,让艺术设计真正服务产业升级。‌

从实习基地的夯土筑基,到国际会议的智慧激荡;从实训室里汗湿的工装,到乡村振兴中飞扬的设计草图。‌在天职师大,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筑“艺术+技术”的育人丰碑,每一次突破都在续写“劳动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让我们牢记领袖嘱托,紧跟核心奋斗,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潜心读书、精心育人”,以青年教师为先锋,在祖国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新时代“工匠之师”的精彩答卷!

视听天职师大
  •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最新宣传片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