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风清气正安如磐石护发展,数启未来智联校园拓新程

时间:2025-07-03 16:29 责任编辑:陈明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尤俊茹】“十四五”期间,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党建为引领,以思想建设为灵魂,全力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支撑和思想保障。

党建引领,筑牢网信工作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工作第一位的要求。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网信办党支部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e心向党担使命”党建品牌引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网信工作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

践行“网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网信办党支部将学校重要政策文件、中心工作、重点要求等相关内容纳入学习计划,全方位提升党员能力素质。通过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研讨等形式,教育激励党员干部以维护全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心,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将线上工作半径辐射到师生诉求的方方面面,同时推动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线下网信队伍,实现网上网下协调配合、高效运转,凝聚起网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效能。网信办党支部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推进落实机关党委“表率在前 服务在先”作风提升行动建设,2023年获批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网信办持续深入多部门开展实地调查调研,现场解决工作中的诉求;在重大时间节点和特殊敏感时期,始终坚持7×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有力维护了全校网络安全和舆论平稳,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师生服务”的宗旨。

网络意识形态:守好校园思想的“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必须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网信办坚持准确把握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扎实做好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正本清源,网络意识形态维护有为。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和考验,网信办始终保持清醒,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校落地生根,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持续防范化解校园网上风险,紧盯网上苗头动向,坚决清理管控各类涉校有害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加强涉校网上舆情动态跟踪研判,聚焦师生关心关切问题,主动引导、及时引导、深度引导,积极回应、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抵制消极观念、摒弃不良行为,切实筑牢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强屏障。

激浊扬清,网络阵地管理有力。网信办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规范校内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确保所有网络阵地都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有序发展。着力净化网络生态,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内容发布审核机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常态化开展不规范表述检查,紧盯突出问题、重点平台、关键领域,深入开展问题整治;持续规范网络直播、网评演练,压紧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强网络举报受理处置,净化网络风气,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赋能添彩,网络文化建设有方。网信办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摆在首要位置,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正能量作品、网络中国节系列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其中,两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共计获得天津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2023年荣获天津市“优秀组织单位”。

网络安全保障:筑牢校园网络的“铜墙铁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网信办坚持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深入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维护学校网络安全和师生切身利益。

完善制度,夯实网络安全根基。网信办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夯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主体责任,完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建设,修订学校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推动建设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审核制度,从制度层面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确保网络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升级技术,强化网络安全防护。网信办不断升级传统网络防护技术,提升校园网络的整体安全防护能力。针对数据安全做好重要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利用银校合作项目,推动构建敏感数据定义、发现、识别、分布的技术体系,逐步构建数据安全保护屏障。持续开展网站和信息系统弱口令专项治理,全面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通过技术升级,有效抵御各类网络攻击,保障校园网络的稳定运行。

加强宣传,提升师生安全意识。网信办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网络安全讲座、开展网络安全竞赛、网络安全知识竞答等形式,提高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网信办组织参加网络攻防演练,模拟真实网络攻击场景,检验和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应急响应流程,2021年获天津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习“攻击方优秀单位”称号,2024年获第一届网络货运企业网络安全攻防演习攻击队第三名。

智慧校园建设:从蓝图到实景的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网信办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以信息化推动新发展,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服务学校、造福师生。

夯实基础,筑牢智慧校园根基。网信办扎实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工程,通过系统性优化网络架构体系,实现出口带宽从2020年的12G扩容至31G,增幅达158%,有效提升校园网络承载能力与服务质量。目前已建成覆盖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的全场景网络服务体系,累计部署有线信息点6149个、无线网络接入点5325个,形成“高速互联、无缝覆盖”的现代化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格局,为智慧校园建设奠定坚实网络底座。同时,持续推进数据中心算力与存储资源扩容,通过部署高密度服务器集群与分布式存储系统,计算资源CPU线程核心数从初期的2600核提升至5352核,存储容量从11TB扩展至1070TB,异构计算能力实现GPU算力单元从无到有,构建起“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存储”的一体化资源池。同步建成灾备体系,实现核心业务系统高可用目标,为教学科研大数据分析、AI训练平台、智慧校园应用提供强劲支撑与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环境。

创新驱动,提升智慧校园效能。网信办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智慧校园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通过深入开展调研,结合学校实际需求,制定了未来3至5年的数字化建设发展规划,并分步推进实施。积极通过校企合作共创品牌方式,探索引入社会资金支持校园信息化建设新模式,与企业共同构建元宇宙教学一体化平台以及联手打造基于我校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目前,依托本地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整合校内资源已打造32个知识库(包括2300余篇文章信息),精准覆盖教务、政策咨询等场景,已累计提供2103次智能解答服务;平台内嵌OA及掌上校园十余项常用办事流程,为师生办事“提速”。

服务师生,彰显智慧校园温度。网信办上线一站式掌上校园服务,将学工、教学、财务、后勤等多领域服务集成于一体,全面推动服务事项向“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转变,极大提升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体验和办事效率。目前,已成功接入21个应用,涵盖51项服务,涉及8个服务部门,服务人数已达13540人,累计受理事项60779人次;在学校教学、生活区域增设“连心通”二维码,精心梳理并植入83条“常见问题”解答,设置33项“学生提问”子项,畅通师生信息反馈渠道;利用OA平台建设线上业务流程114个,覆盖校办、宣传、人事等多部门,实现了业务办理从线下单渠道到当前线下线上多渠道的转变,不断优化使用体验,提高跨部门工作效率。

击鼓催征开新局,奋楫扬帆勇争先。五年来,网信办在网络强国战略指引下,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为学校事业发展筑牢网络根基。展望未来,网信办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在扎实行动中回应师生的关切与期待,在深化实践中锤炼党性、强化使命担当,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高质量支部建设引领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网信支撑和保障。

视听天职师大
  •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最新宣传片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
  •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