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稚嫩的生命茁壮成长,需要如阳光一般的爱意,需要如甘露一般的鼓励,需要如沃土一般的谆谆教诲。教育者是以心为灯的引路人,更是用心播种的栽培者,既要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更要守护他们心灵的春天。教师这份职业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责任,更是教育家精神的使命传承与担当。
播种:在教育沃土中深耕
回想起初当班主任时,为了帮助班级同学快速融入班集体,在新生报到开学之际及时召开班会与班级同学沟通交流,让懵懂的孩子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升班级凝聚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定期召开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思想政治、班级评奖评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工作等各类班会,做好班级评奖评优综合测评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充分倾听学生们的声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几十位性格迥异的学生,我转变管理思路,将“精细化考核”转化为“个性化关怀”。通过与学生和班级干部的促膝长谈,了解学生的原生家庭状况,洞察他们丰富的兴趣特长与迥异的成长轨迹。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积极动员学生去操场打篮球,开展体育锻炼,帮助他们减轻学习压力,增强身体素质,疏导负面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教师节时收到来自班级同学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原来被理解的感觉,就像春雨落在干涸的土壤里。”我收获的不只是孩子们真诚的祝福,而是真正感受与触摸到了教育的温度。看到学生眼中流露出的信任,我深刻领悟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真谛:为师者,不唯“启智”,更须“润心”。
破土:在创新实践中突围
面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深刻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淬炼他们强大的实践能力,是他们能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为了做好新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我用心研磨,创新教育方式,利用每天的晚自习时间,开展班级同学互相讲题活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在大二班级临近英语四级考试时,组织开展单词打卡拍照等系列英语学习活动,最终约半数同学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此外,我还积极组织、动员、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如作为指导教师组织财务会计教育2302班学生参加“正大杯”第十五届市场调研大赛,期间带队参观天津桂发祥文化体验馆,体验天津传统文化,拓展学生参赛思路,最终4支队伍分获市级二等奖、三等奖。通过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实践机会,向学生介绍相应实习岗位职责和职位要求,讲解求职应聘技巧,帮助学生打破就业信息和资源壁垒,为将来顺利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在2024-2025第一学期,我讲授专业基础课《管理学》。我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将《管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运用管理学理论设立学习目标,优化学习方法,制作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我所带的财务会计教育2302班学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绩。多名学生获得校级一、二等奖学金,2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名学生荣获校级优秀大学生,3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我欣慰地看到课堂知识转化成了专业素养,辛勤付出推动了学生的成长进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潜心读书、精心育人”的生动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
抽穗:将教育家精神发扬光大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教21年,我始终坚持为同学们树立榜样,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学术能力。发表学术论文62篇,其中CSSCI论文8篇、北大核心论文6篇,研究内容涵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匠型人才培养、女性职业发展等领域。主持国家级1项,省部级科研16项,承担企业及政府委托项目1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课程思政教材1部;获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17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专业知识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奖项19项。多年来我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热情。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参加学术研讨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拓宽学术视野,汲取新的知识和灵感,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
展望未来,站在教育强国的历史坐标上,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弘扬教育家精神,用仁爱之心培育希望的种子,用专业智慧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个年轻的生命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华,为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