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珊】五年来,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达娃等青年学子的重要勉励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师德师能,勇担育人使命,全院师生凝聚奋进力量,以勤勉笃实的干劲、创优争先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铸就辉煌,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党团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发展成效,彰显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镌刻技能成才的坚实丰碑。
铸魂固本强化思想认同,党团领航推进一融双高
理论铸魂凝聚奋进伟力,思想领航擘画时代蓝图。学院党委把理论学习作为铸魂之基,五年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集体学习超60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创新推出“七个百”系列特色活动,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超40场,覆盖师生超万人次,以真理之光指引前行道路,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院落地生根。学院获批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试点建设单位,获批市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3项;学院党建活动创新项目连续四年获得校级“十佳”,获评天津市优秀辅导员1人,教师撰写的民族领域工作建议被国家民委综合采用。
强基固本筑牢战斗堡垒,选优配强锻造先锋队伍。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学院党委连续三年全面从严治党考核排序前三,获批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五年间,累计发展党员314名,推选入党积极分子745名,完成多期党校培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4个支部获评学校“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1个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支部获评校级样板党支部,获批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
党团同心激扬青春风采,携手奋进共谱时代新章。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基层团组织建设,4个基层团支部获评“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3个班级获评市级先进集体。组建学生宣讲团,在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国家公园科普宣教志愿宣讲活动中,5支团队获团中央、海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表彰。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提质增效,在“挑战杯”红色专项、“新时代·实践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活动中获评国家级荣誉4项、市级荣誉十余项。强化学生骨干培育,累计培养市级“青马工程”学员2名、校级30余名。实施新生干部“青苗”培养计划项目,获评天津市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20余人次。
精育良才厚植育人沃土,立德树人培育强国栋梁
以赛促学锻造创新尖兵,以研促教培育时代英才。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推动构建“三级双驱”实践育人模式,全力打造“大国工匠”及“工匠之师”。五年间,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表现优异,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超150项,其中在第一、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累计7人获4项金牌,并两届蝉联工业4.0赛项金牌。学院承办第七届天津市大学生信息技术“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技术竞赛,获央广网、津云、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加强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导师遴选机制,累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超300名。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获批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3项。
完善体系夯实培养根基,以文化人提升育人质量。学院聚焦人才培养核心目标,丰富学院文化建设,更新完善学院制度汇编,构建层次分明、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深化学风建设,以“匠心筑梦”学风引领辅导员工作室为抓手,打造“一心五学”育人模式,定期开展学业帮扶、成长经验分享、职业规划讲座等活动,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铜奖1人。夯实文化浸润,打造特色育人氛围,精心设计学院文化墙,全方位展示学院发展脉络、师生奋斗成果与学科魅力;全面改版升级学院网站,优化页面布局与功能模块,整合线上资源,提升育人质量;建成廉洁文化廊、文化室,构建“四廉一体”廉洁文化体系;建设《中国敬老与养老文化传承》校级中华传统文化基地,联合智慧康养研究院打造“科技+文化”融合育人模式,实践活动得到新华网报道。
搭建平台护航职业发展,赋能青春助力人生出彩。健全就业工作机制,推进全员促进就业,实行“两级三层”就业工作机制,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精准帮扶学生就业。五年间,学院整体就业率从83.53%提升至92.01%,升学率、从教率、留津率等指标屡创新高,连续三年获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立项超200项,其中国家级30余项、市级60余项,学生项目入围“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总决赛,创新创业成果多次在市级展洽会上展示。
学科登高汇聚发展动能,师资强基筑牢教学之本
精准定位深耕学科内涵,科学布局厚植发展优势。聚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精准锚定研究方向,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信息传感与智能控制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连续五年举办天津市信息传感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参与人工智能产业链、产教融合创新体建设。圆满完成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教育硕士专项评估工作,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
优化方案打造特色专业,深耕细作培育育人品牌。以工程教育认证、职业技术师范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自动化专业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获批天津市普通高校新工科重点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积极申报工程教育认证,《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等5门课程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获批天津市级教学改革项目、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等6项。学院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理念为引领,组建自动化工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冠军班),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探索培养“大国工匠”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获津云报道。
淬炼师资赋能教学质量,涵养匠心培育经师人师。坚持引培结合,五年引进博士教师18人,其中获省部级人才称号3人,获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2名教师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多项奖项,1名教师获评校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获校级优秀主讲教师。扎实开展教师培育培训,新引进教师培养成效显著,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科研创新激活发展引擎,协同攻坚铸就硬核实力
聚智汇力打造科研方阵,创新联动夯实发展根基。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深化校企、校所合作,参与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培养科研骨干,组建多支科研团队,在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科研团队实力不断增强,为学院科研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学院组织召开第五、六届亚洲图像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多媒体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暨第六届密码学、安全和隐私国际会议等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提升学院学术影响力。
搭建平台构筑创新高地,整合资源激活动能源泉。重点建设天津市信息传感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噪声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指导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智慧康养科普基地获批市级科普基地。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成汇川现代产业学院、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开展装备制造大类自动化中类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国家培训基地和名师名匠基地建设,完成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及自动化高级实践技能研究培训班的培训,开展天津市职教国培、天津市企业实践培训等23个项目690人次师资培训工作。
深耕项目培育科研硕果,赋能发展彰显使命担当。五年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纵向项目超50项,获批纵向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到账超1亿元。发表论文超250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34项,其中智慧康养等10项科研成果亮相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被新华社、央广网、天津日报、今晚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春华秋实。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将以五年发展为新起点,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勇担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工匠之师的时代重任,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奋楫笃行、惟实励新,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