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丛军 魏兵】12月10日下午,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在我校召开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调研教育系统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推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虹出席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建标出席并主持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玉红,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惟义,市人大代表刘福颖、谷梦琴、郭嫚出席。







李虹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天津市委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对于扶贫工作要做到力到、人到、财到、心到对我市教育扶贫工作取得成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就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她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强调要把开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性工程,要持续发力。既要着眼当下,还要放眼长远,确保教育帮扶工作可持续。二是要总结教育扶贫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我们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整合全市普教和职教优质资源,实行“全链条教育扶贫模式”,面向甘肃、新疆、西藏建学校,派校长、教师和学生(准教师),从幼儿园、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投放,覆盖各个层级,帮助受援地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学生提升受教育水平和质量,真正做到了“补短板”、“强弱项”,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探索并取得了教育扶贫的天津经验。我们要把这些宝贵经验和做法总结好。三要充分发挥天津教育优势,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根据地域特色,发挥文化团队、科技团队、专家团队、教师团队等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既要下大气力巩固已有成果,更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让贫困地区学生能够留得住、学得好,加强失学辍学的源头治理。通过职业教育真正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还要通过教育来影响和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努力实现“精神脱贫”。



座谈会上,市教委一级巡视员闫国梁从职教扶贫、结对帮扶、招生计划、结对认亲、消费扶贫、网络扶贫、支教援助、精准扶贫等方面汇报了本市教育扶贫工作总体情况。学校党委书记张金刚介绍了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立扶贫助困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从发挥职业师范教育方面特色优势,对口支援中西部职业教育;构建“校党委总揽全局、二级党组织分兵作战、驻村党员干部协调各方”的“1+3+N”监督保障推进机制,助力蓟州区6个贫困村脱贫;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资助育人成效显著;完成消费扶贫任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学校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组团支教、结对帮扶、科技帮扶、人才帮扶等各项教育扶贫工作,继续加大对中西部职业教育帮扶力度,展现天职师大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海河中学党委书记卞永海汇报时说,海河中学是河西区第一所与甘肃省结对的学校,率先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一中在现代化学校建设和教师队伍专业提升等方面帮扶共建,形成“五个精准、三个结合”的“海浪模式”。学校还选派教师到西藏、新疆等省份进行支教,在祖国西部大地播撒天津优质教育的种子,收获精准扶贫的累累硕果。

学校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