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方保权】汽车与交通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解决学院师生关切的“急难愁盼”事和事关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事,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设立研究生专用教室,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随着学院研究生数量增多,研究生上课教室不固定的问题一直困扰师生,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党委结合学院实际,积极挖潜。经研究决定将汽车楼318调整为研究生上课专用教室,切实保障了研究生教学顺利开展,师生反响较好。
解决教学档案存放,提高办公室空间
因学院办公场地资源紧张,历年教学档案全都存放在各系(中心)办公室,造成办公空间更加紧张,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学院积极和教务处联系,确认档案保留时间,对于超过期限的档案,按照相关程序集中清理,学院教师反映,清理后办公室宽敞了,空间大了,工作时心情更加舒畅了。下一步,学院将积极争取扩大办学空间,内部深度挖潜,争取设置教学档案存放专用房间。
 |
观看红色电影《长津湖》 |
 |
参观“革命丰碑──天津市红色旧址展览” |
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针对学院师生提出的学院党委党员教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新鲜感、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学院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参观,组织参观了“革命丰碑──天津市红色旧址展览”、杨连弟烈士纪念馆;组织师生参观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达娃等青年学子重要勉励重要指示精神两周年成果展,观看红色电影《1921》《长津湖》《建党伟业》;积极为学生党员搭建实践基地,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和新时代·实践行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观看红色电影和实践,更加坚定了师生的理念信念,广大师生表示将所学所悟所感,化作潜心读书、精心育人的巨大动力,更好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
工训中心新貌 |
 |
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建设 |
 |
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建设 |
改善办公条件,提升教学育人环境
针对学院现有办公资源紧张问题,学院党委统筹资源,现已完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工作基础环境改造,专任教师办公室环境改善等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建设、实验实训中心教学环境建设正在稳步进行中,同时为引进人才办公配发电脑。师生对新的办公条件提升感到非常满意,学院也将继续整合资源为学院师生营造温馨的办公环境,提升学院的凝聚力。
完善绩效工资方案,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立足推进学院“十四五”规划任务的实施,为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学院组织召开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意见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总结梳理教职工反映的问题,充分吸纳教职工关于绩效考核的建议,修订完善现有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促进学院事业发展。
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充分调动资源,紧密配合教学环节,降低现有学生不及格率,各年级成立学习帮扶小组,针对校院两级学业预警学生进行帮扶;辅导员点对点对接各系专业教师,每周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博士兼职辅导员利用新生晚自习时间进行高数等科目测试,建立英语早读学习机制,指导先锋班为学业困难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讲解。
围绕中心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助力发展
学院进一步推动人才引进、制度建设和就业等中心工作。推进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引进博士层次人才5人,高水平人才1人,人才引进取得良好进展。加强制度建设,对实训实验中心进行制度废改立,促进规范管理。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动员宣讲、简历制作辅导讲座、就业观教育,学院积极提供就业信息,促进毕业质量提升。
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使广大师生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收获感,奋力推动学院“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为全面实现二次党代会的目标任务,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做出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