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思政课建设大家谈】聚焦“理”“仪”“新”,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时间:2021-12-16 14:28 责任编辑:陈明 点击:

【编者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全面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委宣传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园网、校报、微信公众号开设“思政课建设大家谈”专栏,集聚各方智慧,深入探讨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方法和路径。本期,我们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艳老师从“聚焦‘理’‘仪’‘新’,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角度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聚焦“理”“仪”“新”,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 鲁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是出发点,“树人”是落脚点。作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以“理”求“信”、以“仪”求“义”、以“新”求“心”,不辜负师者使命、不辜负学生深情。

以“理”求“信”,“四度空间”提升教学效果。教育部组织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金课”理念,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要体现“两性一度”要求,就要力争做到以新知元素提高力度、以哲理元素拓展广度、以情感元素挖掘深度、以幽默元素擦出亮度。“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的深度交融,不仅要把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讲清楚,又要创新方法,借助教育信息技术,给学生更多的“视觉冲击力”,如:恰到好处利用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和学生共鸣,让课堂教学既有学术味,又有生动性和穿透力。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今天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知识的趣味性、互动性、发散性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学努力做到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旁征博引的综合学科知识、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启发学生深刻思考,将所学内容入心、入脑、化行。

以“仪”求“义”,讲究教学仪式感求得教育的意义。在线上教学中第一时间建立课程微信群,并坚持每日定时发送包含励志格言、学习小贴士的早安心语,传递温暖、表达关爱。线下教学鼓励学生利用手机保护屏、硬纸板为自己做姓名桌签,引导学生自尊、自信;充分利用课前、课间时间播放青年学生喜爱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以歌传情”,通过改编青年学生喜欢的歌曲,传递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如:周杰伦的《等你下课》歌词改成“你来的学校里我等了33个春秋,在天职师大苦等与你相遇。大一上半年,我陪你一起好好学“思法”(《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只想让你拥有丰富的人生.....不管到什么年代,修养都会一直守候,总有一天总有一年你会发现,修养滋润你我心田!我教的用心,望你动心!”

以“新”求“心”,更新教学手段、开展项目教学新的教学形式赢得学生心。更新教学手段,使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弹幕、答题、随机点名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每节课公布上一节课课堂之星(答题准确率高、速度快的学生),有力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开展项目教学,将各教学班分成若干小组,提前布置学习项目,各小组选题、讨论并完成PPT。课前老师沟通各组组长,指导、修改、编辑、汇总各组分享的内容,虽然教师个人工作量大,但学生在“用心”参与中,提高了合作意识,锻炼了综合能力。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讲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和爱生爱人爱己的高尚灵魂引导青年学生求真、向善、爱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学,我们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心中的不变!这份不变就是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深情,努力做一名思政课好老师!唯有此,方不辱使命,不负深情!

视听天职师大
  • 天职师大校庆宣传片《薪火·绽放》重磅发布 天职师大校庆宣传片《薪火·绽放》重...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