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牛芊】理学院党委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善“向师生汇报”工作机制,聚焦服务师生现实需求,以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出发点、落脚点,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实践活动的根本抓手,坚持做到将实事落细、落实。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学院党委全力打造“阳光工作室”工作品牌,针对全校数学、物理学业困难的学生开展答疑及帮扶活动。针对毕业班学生知识点遗忘的问题,吕晓静老师答疑团队组织开设了线上直播课,潘鑫老师通过视频平台串讲知识点,努力做到学生问题疑惑及时化解。统计系党员教师建立概率统计答疑群,答疑形式包括线上直播课串讲及qq群问题解答,做到每天有人在岗,有问必答。线下全体教工党员利用周二下午及课余时间积极针对全校基础课学生进行答疑,截止到目前本学期累计答疑1000余人次。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一帮一”促就业工作
组成师生“一帮一”就业帮扶小组,对学生就业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学院在工作中建立就业台账,做到“五清楚”:个人情况清楚,家庭情况清楚,素质能力清楚,求职需求清楚,就业意愿清楚。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学而思等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形成校企合作合力。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就业指导。线上进行成功经验交流、推送就业信息等,学生参与率达到45%;线下邀请优秀企业和毕业生来学院进行就业宣讲。
做好凝心聚力工程,建好“教工小家”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工会工作职责,不断加强教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学院党委组织协调,在办学场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场地建好学院“教工小家”,增加学院工会组织活动的场地,全力推进学院凝聚力工程建设,目前该项工作场地建设已完成。
充分用好教学场所,做好科研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保证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场所,学院党委积极与后勤等相关部门协调,为A612和A614两个办公用房打隔断,在房屋紧张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房屋使用率为科研及研究生培养提供场地支持。该项工作已完成。
“我为群众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学院党委将不断探索完善实践活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实践活动践行初心、建强组织,锻炼党员、凝聚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