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大漠芳华】昆仑山脚下的故事 赴新疆实习支教团于田分队支教心语

时间:2021-12-29 15:15 责任编辑:李硕 点击:

【编者按】2021年9月15日,由我校55名师生组成的学校第三批赴新疆和田地区实习支教团顺利抵达和田,开展为期3个半月的实习支教活动。目前,支教活动渐入尾声,支教团大学生与当地学生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支教路上,这些大学生们陪伴当地学生一起成长,他们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近日,党委宣传部和赴新疆实习支教团联合推出“支教心语”系列,将支教团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作为最珍贵的回忆,怀念和珍藏。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毛主席在诗词《念奴娇·昆仑》中,曾这样描述昆仑山。历史上,围绕昆仑山,有着数不尽的神话故事。而我们的故事,也是从昆仑山脚下开始的。

9月中旬,赴新疆实习支教团于田分队11名队员,来到了位于昆仑山脚下的于田中等职业学校。百余天内,支教队员和这里的师生结下了深厚友谊,见证了学生的成长,见证了自己的成熟,大家共同谱写了新时代下的昆仑故事。

相会

“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来到了梦寐已久的新疆。”支教队员张丁顺说,作为我校理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张丁顺之前一直在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勤工助学,结识了很多新疆朋友,这次来新疆支教,实现了她长久的梦想。

“只要是我选择的事,我就会用心去完成并全力做到最好。支教也是一样,我会用心去工作,去体会支教带来的乐趣。”王沼安在自己这样描述自己来支教的想法。

像张丁顺和王沼安一样的支教团学生怀着对新疆的期待和热情来到这片土地,全力以赴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碰撞

“自从遇到你,我才知道什么叫进步,什么叫学习,每次你夸我,我都很开心,我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高。我很想在这次考试的作文中写你,但是我普通话不太好,没能写出来,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普通话。”这是2021会计电算化班阿依努尔·阿卜杜力木在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写给支教队员曹万梅的小纸条。一张小小的纸条,让曹万梅真正感受到来到新疆支教的价值。

“作为一个汉教专业的学生,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提高当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支教队员刘婷婷说。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意义,梁雪经常搜集大量资料和视频,通过图文、视频等元素结合的方式,引起同学们对课堂的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梁雪的努力,这个班期中考试成绩排在全年级第一,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广泛赞扬。

交融

不知不觉中,支教队和学生们的感情越来越深,他们亦师亦友,跨越两千多公里,相遇在新疆这个美丽的地方。

“我们班一位叫买买提艾力·麦提喀斯木的孩子美术天赋很高,画的卡通人物也很形象,我给他看了一遍海贼王的铅笔画,他就能画出来,这令我很惊喜。”支教队员张优兴奋地说到,课余时间,师生之间通过一支画笔逐渐敞开心扉,变成了好友。

学生们带给支教队员很多感动。当张丁顺打开抽屉的一瞬间,她看到了一瓶玫瑰花酱,这是他们班热依汗古丽.买提西热甫悄悄带给她的。她动容的说到:“玫瑰花酱不贵重,但是这代表了他们对我的尊重和爱,这给了我更大的动力!”

惜别

“老师,你们走了,还会回来吗?”“老师你能留下来吗?”“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再回来?”“下学期你还教我们吗?”这是很多学生近期频繁问到支教队员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支教队员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支教总有结束的一天,但是这段经历对所有支教队员来讲都是珍贵和难忘的。“和学生之间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像潺潺泉水一般,点滴之间流入心中,清澈甘甜又让我发自肺腑的快乐。”支教队员石悦说。

同样来自西北地区的支教队员李欣,在自己的支教故事中写到“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少不了欢笑,同样也少不了泪水,而我们都能坚强的面对,现在回头看看,这是人生中最闪光的一部分,虽然有过茫然,有过挫折,有过失败,我们没有放弃也没有气馁,这三个月带给我的经历和收获是珍贵无比的。”

支教的故事要告一段落了,这些青年学子将激情洒在于田,洒在教室,洒在每个学生心间。时间将逐渐流逝,但他们永远会记得,新疆有他们一直挂念的朋友。(来源:赴新疆实习支教团于田分队 撰稿:李浩鹏)

视听天职师大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
  • 瞰见天职师大 瞰见天职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