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明 朱强 岳越 薛丽 朱晓毅 邢骏杰 邵增】1月8日,疫情防控警报在全市拉响。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面前,你我都不能置身事外。”连日来,疫情牵动人心,天职师大全体教师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一大批党员教职工主动前往社区报到,站在疫情防控最前列,同心战疫践初心,一马当先担使命,让党徽在疫情阻击战中熠熠生辉。
理学院物理教工党支部党员王金华老师在1月9日凌晨5点左右接到社区核酸筛查志愿者征集电话,第一时间赶到社区报到。5点多的冬天,天还未亮,西北风里透着寒冷。按照社区安排,王金华老师根据社区居住人员信息表,挨家挨户打电话,告知小区暂时封闭,全员开始进行核酸检测筛查,并安抚大家不用紧张、不用焦虑。王金华老师帮助搬运、清点物资,通知完住户,参与采样点帐篷、物资、标识、引导、服务等相关安排、协调、使用等事宜,与时间赛跑,与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斗争,尽可能地减少社区居民的疑虑,减少他们的采样等候时间。在忙碌了6,7个小时后,一直没来得及喝水、吃饭的王金华老师出现低血糖症状。待症状稍有缓解后,王金华老师继续坚持给大家服务,一直到下午6点多才被替换下来回家休息。

1月9日上午,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党员教师卢卫娜在得知海天馨苑社区核酸大筛查的消息后,立刻前往社区检测站点报到,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志愿服务中。负责协助登记核酸检测居民的住址、帮助居民扫码信息录入、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同时提醒大家注意防疫要求,稳定群众情绪,为有需要及特殊情况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核酸筛查从上午10点到下午18点,寒冷冬日,居民排起长长的队伍。由于登记系统网络迟钝,卢卫娜老师挨个询问并手写记录每个居民的姓名和住址信息。她用爱心、耐心和细心诠释着党员本色,为助力疫情防控、守护健康家园贡献力量。

电子工程学院党员教师杨旭家住津南区双港镇红磡领世郡社区。1月8日下午,完成社区报到之后,他主动参加到社区防疫行动中,协助社区布置核酸检测场地,并发挥实训教师的优势,帮忙组装相关设备,完成现场的一系列布置后,他又主动承担起挨家挨户的“扫楼”工作,不厌其烦地排查社区居民核酸检测情况、登记居民信息,保证一户不漏。1月9日凌晨2点,他接到社区电话,得知核酸检测信息登记人员紧缺,他又赶紧投入到工作中,耐心登记检测人员信息、帮助年迈和身体行动不便的居民扫码填报信息,一直工作到凌晨5点。此时杨旭老师已经在零下4、5度的环境中工作了11个小时,他丝毫没有怨言,经过短暂的休息,又重新返回战场,一直工作到上午11点。杨老师说,“这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我只是尽了一份微薄之力,连续17个小时的工作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志愿者的责任和意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作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外国语学院党员教师蔡莺自1月9日清晨就参与到华苑久华里小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中,挨家入户登记居民个人信息、协助扫码试剂条形码及个人信息二维码。蔡莺老师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志愿服务工作。1月9日当天,蔡莺老师协助完成千余名居民的核酸检测信息登记,10日和11日,她工作的脚步也未停歇,持续为战疫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冬夜寒冷,他们为众人抱薪。党委学工部党员教师雷明老师主动参与社区居民的核酸检测组织工作。从1月8日晚18点开始,他奔波在四个社区中,挨家挨户走访每一户居民,并和居委会成员一起组织核酸检测工作。至1月9日中午12点,雷明老师志愿服务的四个社区已累积完成检测4000余人次,他也彻夜未眠,连续工作了15小时。疫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雷明老师随即继续参与第二轮核酸检测的组织和登记,守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

1月10日,国有资产管理处党员教师张涛作为河西区金海湾花园社区志愿者,核酸检测服务人员,协助社区开展核酸大筛查工作,扫描登记、维持秩序,一站就是8个小时,张涛表示,“看着大家都有序排队,自发互帮互助,就更想为邻居们做些事情。疫情面前,大家都团结,作为党员,就应该站出来,站在最前面,让群众感受到党徽在闪光,国家有力量。”

疫情当前使命在肩,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天职师大广大党员教职员工舍小家、顾大家,不畏风险、冲锋在前,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