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马树清】1月8日,寒冬腊月,津城突发本土奥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守护全体学生生命安全,学工系统按照市教育两委和校党委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勇敢迎战,加强离校生和留校生疫情防控管理,通过打好打赢校园疫情防控三大“阻击战”,阻止疫情向校园蔓延。
开展全覆盖核酸检测 打响疫情筛查战

疫情发生时,有118名学生因科研任务、教师资格证考试等原因未及时离校,他们的安全始终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牵挂。为安全、有序、高效完成留校生核酸检测,辅导员提前一对一电话联系每名在校生,细致讲解核酸检测流程和注意事项。第一轮筛查时,7名坚守在校的辅导员1月9日凌晨5点摸黑开始了检测前准备工作。校党委书记张金刚、副校长陈建国现场指挥;党委办公室、学工部、安工部、后勤处等各部门领导老师协同配合;学工系统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好全体留校学生1月9日、12日、14日三轮全覆盖核酸检测工作,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启动网格化联系机制 打赢信息排查战
 |
机械学院辅导员李小华超长待机确保工作不掉线 |
 |
机械学院辅导员滕薇凌晨3点汇总学生防疫数据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全面细致掌握寒假期间学生居家健康状况,阻断疫情外溢风险,学工系统按照市教育两委两个“立即”和三个“百分百”的疫情防控要求,完善信息报告反馈机制,启动学工部团委负责人联系学院学生工作机制,重心下沉到学院,具体指导工作,确保步调一致、方法得当、数据精准。各学院实行网格化数据排查机制,全体辅导员上阵,与疫情赛跑,抢速度、比效率,一遍接一遍、一轮接一轮,从每日0点到24点,连日作战,不断排查更新离校生寒假假期去向、身体健康状况、核酸检测进度、社区报备进展等防疫信息。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李小华,是学院疫情防控信息联络员,仅1月10日一天,整理、检查、汇总、上报,学院3343名学生8个防疫信息数据表、上万条数据信息,彻夜无眠,却毫无怨言。全体辅导员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奋战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用心用情连线学生,守护学生生命安全,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最终实现对全体离校生防疫数据的精准掌握,建立离津学生台账,真正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心中有数,心中有底,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夯实基础。
做好精细化爱心服务打好后勤保障战
 |
自动化学院辅导员李泓源驻守校园认真摸排学生防疫信息 |
 |
汽车学院辅导员李佳楠坚守岗位积极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
 |
外语学院辅导员董牧歌在校办公排查学生防疫信息 |
坚守岗位,陪伴学生。疫情发生时,在校值班辅导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响应学校防疫指令。自1月7日晚至今,7名辅导员一直坚守在疫情防范区中的校园里,围绕学生、陪伴学生,时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汽车与交通学院辅导员李佳南,已连续在校工作140多小时,每日联系学院在校生和离校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公寓管理中心马珍梅、田志敏两位老师,生活在宿舍、工作在宿舍,与宿管阿姨定期巡查宿舍公共区域,做好消杀作业,深入宿舍与留校生谈心,及时给予他们最大鼓励和关怀;由留校坚守岗位的7名辅导员还与18名留校学生党员和7名留校学生团员组成的战疫志愿服务队,配合学校做好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以便更好得为大家提供生活服务保障。
 |
宿管办马珍梅老师深入宿舍与留校生谈心 |
战疫有我,守护学生。疫情发生后,学校党委学工部向全体辅导员发出“战疫有我--报名参战倡议书”,全校辅导员迅速响应,33名辅导员奋勇报名迎战奥密克戎疫情,24小时待命,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随时准备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防疫任务。即使处于管控区的辅导员老师也希望在解除管控后,能够加入参战队伍,共同守护万千学生的生命安全。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董牧歌,疫情发生后一心想着在校生的学习和生活,率先住在办公室,以校为家,从24小时开机模式转换为24小时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状态。
 |
公寓楼消杀作业 |
 |
志愿服务队为留校生搬运行李物品 |
 |
经管学院辅导员张贺忠帮助留校生搬运行李物品 |
心理热线,温暖学生。战“疫”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用“爱”筑起了一条有温度的“心理补给线”。设立防疫心理援助24小时QQ热线等联系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编写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在“健心社”微信平台推出“共御疫情,知行相约,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抗疫青春有我在——疫情期间写给在家和在校同学们的一封信”、“2022年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心理防护和调适推文,为凝心聚力共同抗疫保驾护航,为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学工系统全体老师,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在战疫中诠释勇敢忠诚、践行担当使命,围绕学生,深入学生,关心学生,守护学生,为学校迎战疫情贡献学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