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大千】倪丹丹,女,中共党员,安徽合肥人,我校职业教育学院学前教育2101班学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第九批新疆职教支教团和田分队临时团支部书记。支教期间担任和田职业技术学院2023级家政服务两个班《育婴员》课程的教师,同时还承担学校纪检监察室的部分工作以及2023级民政管理与服务专业3班的副班主任工作。
燃情西部路,奉献写青春
倪丹丹从小就有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因此高考志愿时毅然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在大学期间,她通过与藏族同学的交往了解到西部地区教师稀缺,这深深触动了她的内心。“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理想激发了她支教的愿望。2024年暑假,她终于有机会加入支教团队,她说:“终于能够去祖国西部贡献自己,实现当年的理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过一种不平凡的人生。”
接受并适应,克服并成长
在《育婴员》这一与自身专业具有较强关联性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倪丹丹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她利用空闲时间与指导老师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和课程重难点,她的指导老师也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小倪老师非常认真负责,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
考虑到家政专业学生将来工作的服务对象群体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倪丹丹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与社会工作内容相结合。在每节课前5分钟由她带领学生做手指谣或向学生传授讲故事的技巧等,并且在下节课随机抽取一名同学上台进行展示,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在活动中,倪丹丹发现家政2班的玛日耶姆古丽同学在讲台下练习做得非常好,但站上讲台,她却不愿展示自己。于是,倪丹丹与玛日耶姆古丽在课下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得知玛日耶姆古丽站在讲台上就紧张,因为台下的同学会看着她,她会感觉压力比较大。倪丹丹给玛日耶姆古丽讲了自己缓解紧张的办法——找准台下某一固定点,在展示时只盯着那个点,忽略台下的其他人。倪丹丹与玛日耶姆古丽约定,每次下课等同学们都走后,听玛日耶姆古丽站上讲台大胆地讲故事或者做手指谣,就这样一直持续了10周。直到有一天,玛日耶姆古丽说:“老师,我下节课可以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下今天学的手指谣吗?”听到她这样说,倪丹丹笑着回答:“当然可以,下节课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自己。”到展示的那一天,玛日耶姆古丽自信地走上讲台,大方地展示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讲台下的同学都向她投来了赞赏的目光,并给予她热烈的掌声。看到学生的改变,倪丹丹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与意义。之后,玛日耶姆古丽越来越自信,并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活动。
通过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倪丹丹了解到学生们希望有更多实践的机会,但由于条件限制,实践课难以实现,于是她制定了角色扮演的实践课方案。实践课上,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社会工作者、家长等角色。实践课结束后,班上的艾克代同学跑过来告诉她:“老师,我们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我觉得之前学过的知识都用得上了,以后您能多开展几次这样的活动吗?”学生们都纷纷表达喜爱这种教学方式,并希望增加类似活动的频率,这些积极的反馈也让倪丹丹的课堂创新更加充满了动力。
青春逢盛世,拼搏正当时
倪丹丹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还肩负纪检监察室和副班主任的工作。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监督执纪问责”,她都能胜任自如。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能够独立处理纪检监察工作,都是她努力的成果。尽管经常加班到深夜,但她从未抱怨,她常说:“这是我的工作,我要尽全力把它做好,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作为副班主任,倪丹丹积极融入学生群体,主动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她发现班里艾克拜尔经常请假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她了解到艾克拜尔因为对学习内容理解困难而逐渐失去学习动力。倪丹丹为艾克拜尔制定了个性化学习计划,并在空闲时间邀请她到办公室讨论学习难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其他教师反馈艾克拜尔的自信和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升。这一经历让倪丹丹更深刻地体会到支教的意义和责任。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倪丹丹也感慨道:“百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支教一次,自教一生,这不仅仅是付出与感悟,更是距离成为‘年少时最想成为的人’更近一步。”从坚定信念到树立信心,从自我修养到求学与实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学会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用青春的力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谱写奋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