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风化雨润桃李,巾帼杏坛绽芳华。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无数女性教育工作者以智慧与温情并存的力量,书写着“师者匠心”的动人篇章。她们是三尺讲台上执笔耕耘的引路人,是实验室里严谨求真的探索者,是学生迷茫时温暖坚定的守望者;她们用柔肩担起教育重任,以蕙质兰心诠释育人真谛,让知识传承与人文关怀在岁月里交相辉映。值此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我们聚焦学校的女性力量,聆听那些将个人追求融入教育理想的动人故事,见证温柔而坚韧的巾帼风采。
巾帼力量勇担当 民族团结谱新篇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代表,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主任崔岩松:2024年,少民室再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这是举全校之力摘得的荣誉。在少民室建设的十年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等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少民室指导工作,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佟艳、鞠娴妹、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等历任少民室主任的接力传承下,少民室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其中离不开许多女教师的辛勤付出。少民室的赵波老师,自2015年入职以来,一直从事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多次前往新疆、西藏等地区家访,组织开展学生铸牢教育活动近百场,她是少数民族学生心中的“波波姐姐”;在学生工作战线,副书记和辅导员中的女教师们也同样带着她们的“母爱”陪伴着各民族学生,走访宿舍、谈心谈话、落实家校联系机制、关注特殊困难学生……正是来自各个岗位女教师的默默耕耘,才有了各民族优秀学子奔赴祖国各地,谱写无悔青春。少民室更是涌现出了优秀的青年女教师、党的二十大代表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目前已输送到国家民委教育司工作,在更广阔的舞台继续为民族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都源于学校领导对女教师的关爱和重视。
作为一名女教师,一名从事民族工作的党员干部,我深感担子更加沉重、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我们要发挥好市、校两级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好天津市77所学校、6.1万名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在打造好暑期家访、党员教师结对帮扶等品牌工作的同时,更要谋划好“教育促铸牢、文化促铸牢、体育促铸牢”等多维赋能、五育并举新模式,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融入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
建模范职工小家 绽巾帼建功芳华

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齐莉丽:走进职工小家,这是一个鼓舞精神的家园。学院党委打造“悟勉励,‘经’心育”思政育人品牌,通过“经世讲堂”等活动,提升教职工政治素养,激发工作热情。在党建方面,学院党委荣获校级标杆院系称号,电商系教工党支部被评为校级样板党支部,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也在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活动中获奖,充分展现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走进职工小家,这是一个温暖的共享港湾。学院工会关爱孕期哺乳期女教工,为她们打造一方小天地。在传统节日、生日、婚育、生病住院等特殊时刻,工会送上贴心关怀,增强了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学院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插花、剪纸、体育健身等,提升了团队凝聚力。走进职工小家,这是一个收获成长的奋斗空间。近5年,学院女教师业绩突出,获批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政府奖励和资政建议采纳。她们不仅在教学上精益求精,还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拓展就业岗位,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责任与担当。走进职工小家,一批优秀女教师代表,如顾巧论教授、罗青兰教授等以及田怡、王玥等青年女教师,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更是在热心服务学生,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在本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女教师们积极承担教学督导、教学改革等任务,助力学院高质量完成评估。
“此心安处是吾家,巾帼建功正当时”。我们在职工小家收获成长、传递温暖,在这里书写着新时代女性“柔肩担使命,蕙质绽芳华”的动人篇章!
与爱同行向阳而生 绽放成最美的玫瑰

2024年天津敬业奉献好人、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楚莉莉:如果说女人如花,那么爱就是滋养枝干生长花朵绽放最好的养分。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不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阐释者和宣传者,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然而,在多重社会角色的互换中,我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疲惫。是来自领导、同事、社会和家人的爱,给了我们奋进的力量,让我们在事业与家庭的责任中展现出沉稳、热烈、执着或坚韧的美。记得去年接到老父亲病危通知书时,作为独生女的我瞬间感到无力和无助,是爱人的支持和学院领导的关怀,让我有了心安和温暖的力量。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不仅照顾父亲至康复出院,还完成了重要的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申报材料。这样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正是被爱的温暖和热爱的执着,伴我一路前行,取得点滴成绩。学生们纯洁的爱也是我前行的动力,他们称呼我为“莉姐”,这份信任与亲近让我倍感温暖。爱与被爱,是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双向奔赴。
今年是我校申博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开局之年,是我们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决胜之年,也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天津市特色马院建设单位的关键之年。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向阳而生,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热烈、奔放、执着、坚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