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职师大人物 -> 正文

我的世赛经历与感悟——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李全利

时间:2020-09-28 23:29 责任编辑:李硕 点击:

 

李全利,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现代控制领域首席专家、教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及教学工作36年,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技术创新明星、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曾担任第42-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

 

 

从2012年开始,我连续担任第42-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主要负责组织该项目的全国选拔赛,带领专家教练团队完成参赛选手的素质提升和选拔任务,以专家及导师身份带领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在比赛中担任部分竞赛模块的裁判。

到目前为止,我先后4次作为专家组长指导选手参加世赛,中国队在机电一体化项目共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1个优胜奖。

机电一体化项目是团队项目,选手2人,选手年龄不大于25岁。该项目共有6个任务,要求选手在4天22小时内,完成一条工业流水线的设计、安装、编程、调试、维护及优化。项目满分为100分,硬件已知部分占20-30%,未知部分占70-80%。功能准确完整性、接线正确性及人机界面占60%,时间分占15%,专业技术规范占20%,效率、安全及能源消耗指标占5%。从历届获奖情况看,选手得分90分以上可以获奖,得分95分以上可获得金牌。

作为专家组组长的我参加了四届世界技能大赛,经历了成功和挫折,体验了竞争与合作,享受了喜悦与失落,让我记忆深刻。我把自己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态度不对,一事无成

一个选手的成功来自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十分重要,态度不对,一事无成。选手应该有使命感,有尽心尽力、用心进取、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不随波逐流、不向困难低头的态度。

第42届和第43届有两位参加全国集训的选手,参加全国选拔赛时他们的成绩都很好。第42届那位选手在经过3个月集训后,发现其他选手与他的成绩越来越近,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他,开始出现简单重复的任务不能认真对待、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改进、把做不好的事情推到同伴和教练身上、艰巨的任务不能够坚持到底等问题,在企业聘书的诱惑下放弃训练,导致团队最终被淘汰。第43届那位选手在6选3时由于失误被淘汰掉。我们知道,失败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要想获得成功,勇于面对失败是必须经历的。那位选手年龄只有21岁,按照他的能力,只要坚持,下一届是能够成功的。我与他多次沟通,希望他坚持下去,他对我说:“我是被学校和老师逼来的,这回我可解脱了!”

选手在集训和竞赛中的任何一次放弃都会造成任务的不完美或失败,有时候会造成一生的遗憾。

 

 

精益求精,品质至上

秋山利辉说:“人有什么品格,产品就有什么品质。”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4天的比赛要完成6个任务,其中任务3是一个未知模块,主要是完成定制化小米(粮食)的定量罐装:一是选手要在6小时内完成灌装单元设计、机构安装、电气安装、接线、测试、控制器编程、触摸屏定制化界面设计与编程任务。二是再与任务1和2联调,完成供罐子、小米灌装、称重、封口盖盖工作。这一任务的主要难点是:要完成一个电子秤的制作、校准工作;同时完成灌装重量误差控制和效率控制,保证罐装的每一罐小米重量误差小于2克,方为合格产品。电子秤的准确性和精度影响罐装的质量。在校准自制电子秤时,恰巧专家提供了2个重量错误的砝码,导致自制电子秤校准错误。在比赛中,我们的选手以精益求精、信誉、责任高于一切的态度,发现问题后立即把专家提供的砝码拿到比赛现场提供的标准电子秤测量,结果发现砝码有3克误差,并及时找到提供砝码的专家,更换正确砝码,重新校准自制电子秤,调整罐装泵效率与速度节奏,使每个罐装的产品达到误差及生产线性能指标要求,任务3最后评分为满分(全场选手的最高分),为获得金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对的事,把事做对

世赛的理念是做合格的产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交给用户的产品都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合格产品。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我作为“专业技术规范”裁判,参与所有参赛队的“专业技术规范”打分工作。由于参赛人数的增加,打分方式采取有选择的打分方式以提高打分速度。每个任务打分前,打分专家都会讨论哪些“规范”需要打分,哪些不需要打分。当比赛进行到最后一个任务时,还有部分规范没有打分,有些选手就认为打过分的有可能就不打了,只关注没有打分的规范,对上一个任务“规范”中出现的问题就没有改进。结果最后一个任务完成后,专家商定对产品所有的功能和“规范”都进行打分,以保障交给用户的产品是一个完美无暇的合格产品,有一些选手因此丢了分。我们的选手在平时训练时都懂得要交给用户一个合格的产品,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做对的事情”,然后再“把事情做对”,这是我们做事的原则。在规范上,在任何时候我们几乎从不丢分。

 

 

学透规则,维护权益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保障竞赛能够公平公正进行的保证,不了解规则,自身的权益就不能得到保障,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惩罚。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被竞争对手投诉。那是在比赛的第四天,是我多年竞赛经历中最灰暗的一天。当天的任务是完成任务5(生产线维护)、任务6(生产线优化),上午任务5打分工作都已经完成,中午饭在场地内吃,吃饭时间是1小时。我国选手打分完成后去卫生间,我走出比赛场地与国内参观团交谈。正巧选手从厕所回来,在场地外与我打招呼,我拍了选手一下后说“赶紧回去吃饭。”半个小时后,项目首席专家找到我说:“有人举报你,你与选手交流很长时间,你们商量了竞赛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你们选手的成绩肯定会受影响。”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如果违规了,后果不堪设想。静了一会儿,我说:“我是与选手说话了,只说了一句话,让选手回场地吃饭。”他说:“你怎么证明你只说了一句话,没有谈比赛的细节问题?”我说:“您怎么证明我与选手交流很长时间,而且我们商量了竞赛中的许多细节问题?您能把录音或录像给我放一下吗?”他说:“我没有,那么晚上专家会议上再讨论如何处罚吧!”

世赛规则规定,在竞赛区域内,选手与自己国内的专家是不能交流的,除非得到首席专家的允许。交流的时候不能讨论任务中的任何问题,也不允许做任何记录。吃中午饭时,在竞赛场地外能否与选手说话?我当时并不是很清楚,心里很紧张。在场地外我向我们国家技术代表咨询此事,得到的回复是“按规则,中午吃饭时间内,在竞赛场地外专家和选手是可以交流的。”我又查阅了竞赛相关规定,心里有数了。为了证明我与选手相处的时间多少,我走到竞赛场地出入口的出入登记处,查看我和选手的出入记录,结果发现我和选手在场地外重合的时间只有半分钟,我把这些做好记录,等待晚上专家会议的讨论。晚上专家会议讨论前我又与首席专家进行了沟通,最后首席专家确认专家会不再讨论处罚的事了,我松了一口气。此件事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除了做好你的作品,还必须学习规则、理解规则、遵守规则、使用规则。

越俎代庖,痛失金牌

英国优秀教师、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曾经说:“要尽量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快乐而非苦恼的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让学生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自学不辍。教师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们遗憾的获得了银牌,主要是因为选手对视觉系统理解出现失误。在做任务4时,我们的选手第一个完成任务,功能完全正确,但有一根导线没有按要求去接,丢掉0.5分,导致任务4的时间分1.5分没拿到,任务4总计丢掉2分,最终我国选手以95.52分获得银牌,与金牌选手相差1.6分。问题的原因要追溯到比赛前一个月,世赛组委会公布了新的已知器件——视觉系统的型号。由于是英文资料,时间又紧,教练团队采取代替选手做事的方式,把视觉系统的使用方法、接线方法、参数设置规则、检测工件可能类型做成PPT给选手学习,选手也没有把视觉系统说明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去发现视觉系统更多的东西,导致对视觉系统接线与应用之间的关系理解得不透彻,造成失误,丢掉了金牌。我的感悟是“教师代替选手做多少,选手能力就会差多少”。

我们在世赛上所经历的,也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选手的知识、技能、品格只要有不足的地方,就会有发生失误和被淘汰的可能。

(文:李全利)

视听天职师大
  • 天职师大校庆宣传片《薪火·绽放》重磅发布 天职师大校庆宣传片《薪火·绽放》重...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 让远方的孩子看见远方 让远方的孩子看见远方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