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天职师大 -> 正文

《人民日报》“代表之声”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副校长王劲松

时间:2025-04-28 10:02 责任编辑:陈明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党萱】4月24日,《人民日报》“代表之声”专栏就如何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副校长王劲松。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劲松:

协同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富矿”,也是知识产权的“富矿”。针对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应当畅通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堵点卡点,其中制度赋能、打造协同创新生态是关键。要建立产学研握手通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建设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研成果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制度体系和服务生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在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教育环节要面向社会需求。高校要将服务产业、服务社会融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推动服务产业的特色学科群发展,努力发挥好自身的“立交桥”作用。建议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从教师到学生、从理论课程到工程技术实现产学研结合,全面加速成果转化进程,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技创新的一项基础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科研动力,能够有效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从而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武少民、靳博采访整理)

视听天职师大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
  • 瞰见天职师大 瞰见天职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