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明】4月27日,《天津教育报》头版以“天津高校大学生赴新疆和田支教实践 远赴边疆传温情 青春献礼二十大”为题,报道我校赴新疆实习支教团出征和田。

全文如下:
本报讯(记者曲彤 彭未风)4月25日清晨,天津市第八批赴新疆实习支教团中的天津工业大学64名师生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44名师生在滨海国际机场集结,启程奔赴新疆开展实习支教。这也是本市与新疆和田地区形成支教工作机制以来,首次派出高校大学生赴当地开展支教活动。
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第八批支教团共有师生376名,分别来自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7所高校。他们的目的地是新疆地区的“东三县”——于田县、策勒县、民丰县。未来的两个月里,由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两所高校的108名师生组成实习支教团将在于田县、策勒县开展实习支教工作,为新时代祖国边疆地区教育发展贡献天津高校的力量。
“上一次支教时,我们历时19个小时才到达驻地,一路上我都在告诉自己,一定要全力做好支教工作,为当地孩子种下希望。”天津工业大学2018级本科学生黄紫琼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支教新疆。2020年大学三年级的黄紫琼曾前往新疆开展过支教实践。黄紫琼说,她十分幸运地被选中派去支教,更幸运的是她被分配到曾经支教过的幼儿园,和曾经教过的孩子们再次团聚。
“青春就一次,要趁着大好年华,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支教团成员黄渤告诉记者,他将在天津到新疆的飞行旅程中让自己完成从学生向老师的身份切换,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即将开始的支教工作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支教团领队戚霄表示,在未来两个月中,团队师生将共同以支教作为自己书写担当、锤炼本领、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展现自己的青春奋斗风采,用努力为西部基层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生动实践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本市每年都会分批选派优秀团队奔赴新疆地区开展支教工作,聚焦当地需求和帮扶实效,通过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增进各民族兄弟手足之情,促进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切实促进当地基础教育水平提升,已逐渐建立形成一套成熟的天津支教新疆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从今年起,天津将从各普通本科高校选派大学生赴新疆支教,继续为新时代新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边疆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