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饶娟】为了深刻感悟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激励广大退休教师为新时代大思政育人作出新的贡献,5月13日,离退休党委组织退休教职工代表集体观看了全国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电影《我要当老师》。
影片从高怀德老师与学生孙恒的故事,再到孙恒老师与诸多学生的故事,串联起三代师生的成长轨迹,点滴记录中诠释着师者的使命与责任,真实反映了新时代思政课青年教师孙恒选择从“我要当老师”到“怎样当好老师”并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心路历程,再现了一代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

观影过程中,退休老教师们留下了感动的热泪。大家表示要继续发挥余热,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观影结束后,退休老教师们纷纷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
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夕阳红”报告团成员、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鸿秋老师观影后激动写下观后感:学校组织退休教师观看了电影《我要当老师》,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思政课教师成长故事的影片,讲述了普通青年教师孙恒在执教过程中面对困境和难题如何成长和转变的故事。作为一名退休的思政课教师,对影片所呈现的很多情节感同身受,犹如把自己曾经的经历搬上了大屏幕,而银铃讲学教师、大学生西部支教等更是身边师生的真实写照。这部影片让众多思政课教师透过影片,看到自己,更找到了方向;更引发了所有教师对如何当好一名教师和承担新时代育人使命的思考,进而深刻领悟到为人师者的为人、为事、为学的谆谆师道!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影片中高老师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作为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夕阳红报告团”成员,我会在新的平台上秉持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与一代又一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一起,践履好教师的使命,坚定信念、提升能力,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职业教育学院原主任、退休教授,82岁的王珍老师在观影后难掩激动心情,表示电影拍得真好,并在第一时间发来观后感:《我要当老师》是一部以思政课教师为题材的影片,影片中的主人公不仅仅是表现了一名思政课老师的成长,他也代表着所有从事教育工作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指示和他们追求理想的心路历程。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影片中的孙恒,孙恒的恩师高怀德,冯院长,蒋丽主任等,都是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模范!再现了一代又一代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
老师就像无声的春雨,润物细无声。我选择教师职业就是受我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他们的人格魅力,是我日后当老师的偶像。1961年考大学,我选择了师范教育,立志当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的座右铭。1965年大学毕业,带着我的初心:听党的话,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志愿从繁华的天津到北大荒的边陲小镇—290农场中学任教,那里就是我教师职业生涯起步的地方。在三尺讲台上,把我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生活中和学生同住一铺炕,同吃一锅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1982年来到天津技工师范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前身),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教育管理中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我要当老师》这部影片让我又一次打开40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大门,接受教育,感受荣光,践行使命和担当。虽然我现在退休了,还是要好好向孙恒老师、高怀德老师学习,用党员的政治品格,正直、真诚的教师品德,做一名新时期教师志愿者,带动身边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践行一名老教师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