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轶硕】为深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深入理解学科内涵、明确学业方向,9月23日晚,理学院2025级新生专业介绍会先后在第二教学楼106教室、技能实训楼206教室、技能实训楼310教室举行。应用数学系系主任李伟勋、应用物理系系主任徐德芹、计算科学系系主任靳海涛等分别就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三个本科专业进行系统介绍。学院党委副书记戚霄主持。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调基础与应用的深度融合
李伟勋围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体系与发展前景展开介绍。他指出,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更是现代科技与工程领域的核心工具。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严谨性与应用实践性的结合,涵盖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基础方向,同时融合金融数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内容。希望同学们学会自学,做到自律。并鼓励新生“以数学之眼洞察世界,以逻辑之思维解难题”,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物理学专业:注重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徐德芹为新生系统解读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她从物理学的基础地位出发,介绍了该专业在光电技术、材料物理、量子信息等方向的优势与特色,强调“厚基础、重实践、强创新”的教学理念。徐德芹还通过往届优秀毕业生在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案例,生动展示了专业广阔的升学和就业前景,鼓励同学们“保持好奇、勇于探索,在实验与理论中寻找科学的答案,实现人生的价值”。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突出交叉融合与前沿导向
靳海涛首先介绍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设立背景与学科定位,指出该专业是以数学为基础、计算机为工具、面向高端算法设计与科学计算的交叉学科,就业前景广泛。还邀请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主任潘鑫就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值计算、算法设计、机器学习等——进行了梳理;高等数学教学部主任马中华则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介绍了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项目及学科竞赛支持计划。杨瑞龙老师通过自身学习经验,分析了数学与计算机类课程在学习时的不同之处,鼓励学生们勤动脑,多动手,把数学理论与编程结合起来,弄懂做通。多位老师互动频频,耐心解答新生关切,现场掌声不断。
本次活动是理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旨在帮助新生快速建立专业认知、科学规划大学学习,为2025级新生搭建起与学院、教师深入沟通的桥梁,为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一致表示,通过介绍会不仅清晰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也更坚定了投身基础学科学习的信心。
理学院始终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持续优化专业建设与教学资源。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与产学研融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平台与更广阔的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