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胡高峰 史颖】为破解课程思政“一类一策”的实施难题,推动课程建设走深走实,10月29日,机械工程学院在逸夫楼305室举办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研讨沙龙,通过小范围、精准化的交流,着力提升虚拟教研室教研水平。机械课程思政结对共研团队成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加。

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层面,与会教师聚焦两个议题进行了讨论:一是如何将以“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工程伦理、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为核心的思政元素,系统、有机地融入机械类专业课教学;二是如何借助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将这些思政元素自然嵌入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从而避免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同时,与会教师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潜在路径与实施策略交换了初步想法,表现出浓厚的探索兴趣。
在虚拟教研室建设方面,大家围绕如何利用这一新型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探讨了构建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课件库等资源的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从思政理论内涵与教学艺术的角度提供了专业指导,为机械类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拓宽了思路。
学院副院长赵巍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虚拟教研室是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共研团队要以此次沙龙为新的起点,将研讨形成的共识与思路转化为具体行动,打造行走的“课程思政共研团队”,进一步完善本团队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切实推动课程思政在学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次研讨沙龙内容充实、讨论深入,为机械工程学院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明确了建设方向与实践路径。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后续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共同助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