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共同体”在天职师大成立

时间:2025-03-19 18:47 责任编辑:陈明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张睿 魏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共同体”签约揭牌仪式暨专题培训在我校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设立在我校的天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

国家民委教育司委属高校工作处处长金彦超,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熊国华出席并讲话,《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编委会成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校党委书记张金刚,天津市教育两委统战处处长王著名,天津市委统战部二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颜世杰,天津市教育两委学生处副处长满荣,天津市民委民族二处副处长洪晓亮出席签约揭牌仪式。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玉俊主持。

熊国华在讲话时强调,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近年来,天津市民宗委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面加强校地合作,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建设,有效提升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能力。各高校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充分利用京津冀地区的丰富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张金刚在致辞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京津冀地缘相近、文化相亲,成立集体备课共同体是深化区域教育合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举措,将助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格局。本次活动在天职师大举办,既是对学校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三地合作,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与会领导共同为“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共同体”揭牌。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22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发起单位分批次上台签约,标志着三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深度合作,为三地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体将在共建“大课堂”、共育“大师资”、共创“大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签约揭牌仪式后,关凯教授做了题为《文明,历史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解读》的专题报告。他从文明、历史与认同的角度,深度解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为参会人员带来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让大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有力指导。

当天下午,来自河北民族师范大学的吴博、中央民族大学的陈丽明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宋瑞璇三位教师分别进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示范课展示。三位教师立足学科特色创新教学实践,通过多元路径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深刻内涵,深入浅出地讲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脉络,以丰富史实强化“五个认同”教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研究院)院长李从浩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朝阳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张广兴教授,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现代史系系主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中心主任王冬丽副教授等六位专家对三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在场教师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上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自京津冀三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相关专家,京津冀48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负责同志、思政课教师代表、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代表及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

视听天职师大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欢迎您!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
  • 瞰见天职师大 瞰见天职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