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慧、张媛远、牛芊、李楠、许慧、常芳源】编者按: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党委教工部、党委宣传部联合推出“师者风范·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呈现我校2025年荣获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的教师们的先进事迹,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为教育强国建设添彩赋能。

王春楠,中共党员,从教23年,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一部负责人与骨干教师,他深耕教学模式创新,主持3项校级教改项目。2018年开展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构建“线上自学+线下导学”教学体系,通过学习任务化设计、过程化评价实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成效。他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天津市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等多个项目,发表CSSCI来源期刊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参编《新时代交互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与文化翻译3》等多部教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精通Web Analytics》《XML高级编程》等译著三部。此外,他带领团队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体育信息编译项目,相关成果成功获批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服务产业专项),为学校争取科研经费近百万元。他长期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先后助力学生斩获第十五届天津市大学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首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等重要奖项。作为校级创新创业导师,他指导的学生项目在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累计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管理服务与对外交流工作中,他同样尽显担当,2005年牵头推进语言实验中心建设,起草设备管理、安全保障等全套管理制度,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坚实支撑;2011年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初创工作,助力中心搭建核心工作框架;2019年起统筹全校语言类竞赛组织工作,“十四五”期间累计助力学院斩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0余项,创历史最佳成绩。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担任马里驻华大使陪同翻译,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国际交流能力。

叶剑华,中共党员,从教17年,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叶剑华曾长期担任支部委员、支部书记等职务,多次获得校级和院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他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自觉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方面,获校级教学质量评价A级2次,组织本系就业考研交流活动,为促进本专业学生就业做出积极贡献,2023年获得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他指导2项市级大创项目并结题,指导的研究生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三等奖和国家奖学金。近年来,主要从事主动配电网的规划与运行优化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并结题1项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发表SCI和EI检索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等40篇,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担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现代电力》等期刊审稿人。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协助系主任带领教师认真检查课档、上好每一堂课,圆满完成了学校、学院布置的任务。

田怡,中共党员,从教8年,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电子商务系副主任,天津大学博士后,芬兰奥卢大学访问学者,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天津市科技特派员,职业技能等级考评员。执教至今,田怡始终以德润心,以爱育人,以行示范,牢记教师誓词,笃行不怠,孜孜不倦地展开科研攻关,成果丰硕。以第一作者或参与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一区、二区论文8篇,EI论文1篇,CSSCI论文1篇,教育教学论文3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委局级课题1项,横向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二发明人完成发明专利3项。主持研究生《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建设;参与完成的项目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国家级一流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申报并获批。她积极进取,获得一系列荣誉:连续两年获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24年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就业先进工作者、A级教师称号。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成绩斐然。2025年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级赛优秀指导老师。近年来,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指导学生获市级三等奖4项。2024年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市级三等奖。2022年、2024年指导本科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司一鸣,群众,从教11年,艺术学院讲师,天津市动画学会会员,天津市河西区音乐家协会会员。荣获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大赛国赛二等奖、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新锐贡献奖”;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连续两年在天津市原创音乐作品征集活动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在《光明日报》及EI期刊发表教研论文多篇。她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恪守教学规范,作风严谨务实。在教学中注重将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专业课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对学生课堂作业进行一对一辅导、评价与修改,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积极参与OBE教学改革,多次在学院及系部开展相关讲座,推广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分析方法。在我校2025年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动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及二级师范认证准备工作过程中,司一鸣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获得师生广泛好评。2025年7月,由她负责并指导学生创作的AI动画作品《漫谈天津巡视巡察上下联动》被选用为天津市巡视巡察工作方法宣传片,在“天津巡视”微信公众号发布。

吕莉,中共党员,从教30年,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保密委员。她创新“理论+实践+思政”三维教学模式,把体育精神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曾连续五年在校级教学评价中获A级。秉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她常年指导学生体质监测与运动康复,为特殊体质学生定制个性化锻炼方案,累计助力上千名学生改善体能。作为体育教学的“排头兵”,她积极推动体育育人实践:协助部门开展体育文化节系列活动,精心筹备第三十五届田径运动会,协调12个学院(部)的18个分会,保障1152名学生、529名教工顺利参与;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整理教学资料、配合检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从课堂教学到活动组织,从体质指导到价值引领,吕莉用专业与奉献诠释新时代体育教师的使命担当,成为师生心中当之无愧的“运动引路人、成长守护者”。

李燕芬,群众,从教27年,外国语学院讲师,兼任班主任、学业导师等。她思想上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心系学生成长,积极指导学生参与“三笔字”“话廉润心”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高尚品德。在教育教学中,她秉持“无私奉献、育人为本”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坚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答疑解惑“永不关机”;7年来依托“学习通”等平台搭建47门线上课程,打破时空限制提升教学实效;她默默为家庭困难学生赠送衣物书籍;悉心指导学生学业与就业,2024年获“就业指导先进个人”称号;她曾指导学生获翻译类国家级一等奖,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025年指导的4名学生中,3名成功考取名校研究生。她积极参与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等各种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校院布置的各项任务,主动赴兄弟院校取经,加班加点推进工作,发挥个人资源优势,为院系联系校企合作与就业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