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师者风范·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我校优秀教师风采展示(四)

时间:2025-09-11 17:04 责任编辑:李硕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王慧、马路阳、滕薇、姬玉洁、孙立群、朱强、张璐宾】编者按: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党委教工部、党委宣传部联合推出“师者风范·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呈现我校2025年荣获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的教师们的先进事迹,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为教育强国建设添彩赋能。

陈静,中共党员,从教13年,信息技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副教授,党支部书记,计算机工程系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入职以来,她时刻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育人工作,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科研育人双向发力,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市教委项目2项,参与多项横向课题,发表多篇SCI、EI等高质量论文;指导学生斩获“蓝桥杯”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培育国家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项。教学改革勇立潮头,积极投身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研究,荣获2024年新工科、新文科本科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教学论文在CCEC2025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斩获一等奖;推动专业建设实现突破,成功获批天津市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开设特色微专业,计科专业HCIA考证通过率达100%。德育思政成效显著,作为党支部书记,带领党支部荣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武川,中共党员,从教8年,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机械工程学院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专职教师。自2017年入职以来,武川始终牢记职责使命,践行教师誓词,将“立德树人”刻入骨髓,将“活学活用”带入课堂,将“兢兢业业”融入血液,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事材控系本科生和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担任材料2018班与焊接2312班班主任,坚守育人主阵地。获得院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奖。在专业领域,武川发展了航空钛合金棒坯制备的电热力辅助能场新工艺,获得了超细纤维晶异质组织,提高高温强度,克服了深冷环境强韧倒置瓶颈。基于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第67批面上项目1项、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自2018年起,发表SCI期刊论文14篇(仅统计1作,JCR一区5篇,JCR二区7篇,JCR三区2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累计进账200万元。2024年,与西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申报获批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基于上述纵横向课题支持,已培养8名研究生毕业,目前在读研究生3名,联合培养博士生1名。在机械学科申博攻坚、本科教学评估等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郝飞,中共党员,从教13年,工程实训中心副教授,电气实训教研室主任,天津市技术能手。工作以来,郝飞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累计培养、指导2000余名学生获得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完成教学工作量4000余学时,并三次获得校级A级教师。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建设的机电教工党支部于2022年成功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在技能竞赛方面,先后担任全国技能大赛天津集训队教练组长和第47届世赛中国集训队教练,指导学生团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3枚金牌和1个优胜奖,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斩获金牌,并以最高分获得世赛最高奖项——阿尔伯特·维达奖,为国家争得荣誉。在专业建设方面,申报的电工培训项目获批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的升级改造。将竞赛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主编出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与维护》实训教材。基于OBE教育理念,完成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创新开发活页式任务书并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积极开展校企联动、赛训结合、工程项目式的数智化教育装备产业学院建设,努力探索“党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郜鑫,群众,从教19年,附属技校教师。他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承担高职部和附属技校电子技术技能专业实训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成果显著。作为高职部电工电子创新协会的指导教师,十余年来坚持利用晚上和节假日等课余时间,义务为协会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与技术指导,深受学生好评。在竞赛指导方面,他连续多年担任全国和天津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指导教师,两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多次获天津赛区奖项。郜鑫专业能力突出,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单片机及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建设实施小组相关工作,在天津市海河工匠杯技能竞赛中参加电子技术项目比赛获得第三名,并指导学生获得机电一体化项目和数字孪生项目第一名。此外,他积极投身全国技能大赛服务工作,在第一届大赛中担任移动机器人项目裁判,在第二届大赛中担任机电一体化项目联络员,在第三届大赛中担任设备点检项目天津集训队教练,参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维修电工(技师 高级技师)(第2版)》教材,个人编写字数达5万字。郜鑫同志以扎实的专业学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突出的工作实绩,展现了新时代技工教育者的卓越风采。

倪晓昌,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从教19年,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系主任,民盟天津市职业教育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激光技术协会理事,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作委员。他在教学工作中坚持教育家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理念,积极探讨CDIO、任务驱动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及新工科、1+X专业教学改革,获得校级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18年专业教研组获校级师德先进集体。主持参与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和产教协同育人项目7项。获天津市访学项目和国家青年留学基金项目支持,两次赴意大利那波利菲里德里克Ⅱ世大学物理系访学。主持和参与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意大利合作项目研究人员往来政府资助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项,企业横向项目3项,第一和合作发表教研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EI、SCI科研论文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参编教材2部、讲义2部,合编《光纤传感技术》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得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电子设计、互联网+等竞赛奖项。担任《中国科学》《Frontiers of Physics》等四种期刊审稿人,天津市海河工匠杯裁判和助理裁判长。

徐德芹,中共党员,从教11年,理学院副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她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提升专业素养,2022、2024年分别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三等奖,2024年获全国教学数字化大赛天津赛区及全国赛二等奖。教学方面,徐德芹将思政融入教学,《信息光学基础》2021年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用项目式学习法,设计实验项目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更新内容,指导近15名学生参加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重视学生品德培养,通过课堂内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指导多名学生获得学科竞赛奖项,获评校级“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贡献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科研方面,徐德芹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10多篇,获专利2项、软件著作1项。从三尺讲台的育人匠心,到科研领域的攻坚克难,徐德芹以“教”启智、以“研”赋能,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自身行动践行和弘扬了教育家精神。

视听天职师大
  •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最新宣传片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
  •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