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慧、李浩鹏、朱强、姬玉洁、滕薇、牛芊】编者按: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党委教工部、党委宣传部联合推出“师者风范·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呈现我校2025年荣获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的教师们的先进事迹,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为教育强国建设添彩赋能。

高婷婷,中共党员,从教19年,汽车与交通学院讲师。多年来,高婷婷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主讲、优秀班主任和“毕业生最喜欢的老师”等多项荣誉。她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先后获得校级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大赛一等奖,校级新工科、新文科本科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多次获得校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她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她指导学生团队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营销策划创意赛一等奖、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第二届全国汽车流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赛项一等奖、二等奖等一系列奖项。她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科研反哺教学。近年来,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EI检索论文6篇、教研论文3篇,出版教材3部,授权和申请国家专利多项;主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她注重开拓创新,深入挖掘《汽车营销》课程及各教学环节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完成《汽车营销》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梅健强,中共党员,从教10年,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国际知名SCI检索学术期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等特邀审稿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计算机科学可视化接口与设计革新(VIDI)实验室交换生,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生命周期工程与管理中心访问学者。梅健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个人教学和科研能力。从事教师职业以来,在数字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近5年发表SCI和EI检索论文1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多项,主持参与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主持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主持天津市过程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和企业委托项目多项,荣获2022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2023年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作为一线教学教师,他坚决贯彻“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动“新工科”教学改革,获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项,获评2022~2023学年优秀主讲教师。他深受学生爱戴,连续多年获评教学评价A级教师。

董庆运,中共党员,从教16年,工程实训中心讲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深耕教学一线,积极创新。他依托“新工科”竞赛平台,在信息技术、机械创新、机器人等领域指导学生在国家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0余项,省部级以上赛事中获奖20余项,获评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2023年,荣获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智能+”赛道水下管道智能巡检赛项金奖,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在科研方面,他聚焦先进制造技术与精密检测方向,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企业工程项目5项,为中海油企业开发数控车工技能等级试题库;发表核心论文5篇,授权和申请专利6项。他积极以技术技能反哺教学,2021年获得“海河工匠杯”机械检测技术赛项第一名。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先后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执裁工作。他深受学生们喜爱,曾当选学校2020届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并多次获评教学评价A级教师。

董晓传,中共党员,从教10年,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汽车模具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压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锻协头脑风暴专家库成员。董晓传长期致力于金属复杂构件智能制造与形性控制、成形设备现代设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项目等4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撰写模具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作为工程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在团队的不断努力下,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平台考核验收,成为我校“校级样板支部建设单位”。教学科研之余,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近三年,他带领工程实验室成果转化团队培训中高职院校教师600余人次,先后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裁工作。

韩春晓,无党派人士,从教15年,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校知联会副会长。先后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计划人选,兼任天津市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劳动与科技工程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她始终将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的提升置于教学核心,积极指导学生投身“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学科竞赛,累计斩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近30项;牵头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大创项目6项,其中重点领域1项。在深耕教学的同时,韩春晓长期聚焦脑机融合与智能控制领域,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0余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她还组建神经工程与智能养老创新团队,参与筹建智慧康养研究院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智慧健康养老领域的推广、转化和示范应用。其团队研发成果先后入选世界智能大会、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高博会等大型展会,相关工作获央视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充分彰显了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此外,她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多样化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智慧健康养老的理念及相关技术。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超5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智慧康养领域的认知,为推动行业科学知识普及、促进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霍昕,中共党员,从教15年,机械工程学院讲师,校青年教师联谊会理事。她深耕教学、科研与育人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将思政教育引入专业课程。主讲《人机工程学》课程获批第二批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三等奖、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天津市三等奖等荣誉。她积极贯彻OBE理念,构建“混合式+PBL项目式”教学模式,打造多种形式的智慧课堂,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获评校级优秀主讲教师,多次获评教学评价A级教师。在科研方面,她主持天津市科普项目1项、参与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1项,发表教改与科技论文多篇并获专利4项。2024年获批校人工智能专项建设项目并获校新工科本科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实现科研与教学双向赋能。她经常带领学生参与科普宣传、社区志愿服务,指导学生斩获中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等奖项10余项,立项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多项。她积极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体系,参与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等跨校合作项目多项。她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以科技赋能教育、以匠心培育英才的使命担当,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工匠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