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董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天津市教委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建设,10月20日上午,我校召开乐聚机器人产教融合交流会,乐聚通研(北京)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冬、天津启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立红,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玉俊出席会议。


孙冬作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探索”主题报告,介绍了乐聚机器人的人工智能训练场通过“场景—数据—算法—生态”四维联动,构建了多领域、多层次的训练体系,实现了“技术可训、场景可及、产业可用”的生态目标。他提出,下一步将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基地,涵盖工业智造、康养服务等应用场景,打通科研团队、企业工程师和学生的协同通道,为产业培育懂技术、能落地的复合型人才,解决企业亟需人才痛点难题。
郑清春强调,2025年“具身智能”已纳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我校将依托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整合“政、行、企、校、研”五位一体资源为纽带,探索构建“研发 - 训练 - 产业化”闭环,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市场化应用,实现校企双赢。
蔡玉俊总结了双方合作成果,并提出以训练场为平台,以科研为导入深化产教融合,开发具身智能机器人系列教材和课程体系。
会上,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王冬霞汇报了双方共建智能控制与机器人产业学院的进展。目前,双方已联合开设人形机器人工程、无人机技术与应用、智能数据工程与标注技术3个微专业,并在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及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今年6至7月,双方成功举办两期全国机器人高水平师资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务处、机械工程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围绕具身智能的科研及产业应用潜力展开讨论,表示将主动对接企业资源,推动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此次会议标志着我校与乐聚通研(北京)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未来,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为具身智能产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务处、战略办、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实训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