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刘微 魏兵】为赋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教学理念创新,学习借鉴德国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助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0月28日下午,学校“匠馨领航大讲堂”举办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境外培训分享会,邀请我校工程实训中心副主任王飞、机械工程学院刘朝华两位赴德国研修的教师作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李靖出席并讲话。报告会由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副部长(副主任)刘欠欠主持。



李靖指出,学校锚定“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核心目标,积极拓展教育援外和国际合作办学,从引领“鲁班工坊”打造职业教育出海“国家名片”、成功承办两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到今年9月2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我校揭牌,学校国际化布局正不断向纵深推进,深度融入并服务教育强国建设。面对职业教育大发展大改革的历史机遇,她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深化理念革新,坚定学校发展特色,锚定服务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二要聚焦成果转化,推进国际职教经验本土化,破解教学实践难题,助力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体系构建等关键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三要强化责任担当,拓宽国际视野,将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更多兼具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她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为我校打造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标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天津市建设职业教育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王飞于2024年11至12月赴德国海因策学院研修。他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即以法律为保障,企业主导技能培训、学校配合理论教学,工商协会负责考核认证;解析“调研-计划-决策-执行-检验-评价”六步行动教学模型,建议教师将“问题导向、行动导向”的理念应用于教学。此外,他还分享了走访空客公司、圣保利职业学校、汉堡商会等机构的见闻和感悟。

刘朝华于2025年3月至6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访学。他介绍了德国教育管理体制、萨克森州的教育体系、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双元制”教育体系等内容,重点剖析了德国职教教材的特色与启示。他结合其研修小组《德国职业教育教材的启示借鉴》的课题成果,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教材的内容形态、使用方式与编写逻辑。他认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高度成熟,其教材体系同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系统性与创新性,对我国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本次分享会不仅为全校教师搭建了国际职教经验学习的平台,更帮助大家深刻把握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新使命。未来,学校将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需求,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进一步支持和推荐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出国(境)研修,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教工部、教务处相关负责同志,各教学单位副院长、系部(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及新入职教师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