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党萱】“十三五”期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以“大思政”理念推进工作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积极构建完善一体化育人格局,不断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健全体系、完善机制,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发力、全面部署、科学推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立柱架梁,系统谋划思想政治工作战略性布局
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切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优攻坚,把“大思政”理念充分贯彻并体现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中,坚持定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高站位统筹谋划思想政治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协同并进,推动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抓好课堂建设、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建设四项工作,坚持知识灌输和思想引领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助学助人和育才育人相结合、网上发声和网下引导相结合等“五个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学校始终把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推动全校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认真开展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分别赴西柏坡、浙江领悟新时代“赶考精神”、“红船初心”,市领导盛茂林、喻云林先后来校为师生作思政工作专题报告。邀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曲建武、徐川,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宣讲“教授团”成员王新生、孙佑海、李朝阳、纪亚光、寇清杰、张健华等来校开展新时代主题宣讲活动。
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方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配套政策,推动政治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建立了校领导联系师生和听课制度,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走进课堂为教师和学生讲授思政课和形势政策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走进各自联系单位,及时倾听和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特别关注育人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解决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和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职责明确,围绕育人这个核心和重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培养中的功效,做到思路清晰、制度完善、落实有效、成果明显。
多方发力,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运行
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校党委从立德树人的高度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党委书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亲自检查思想政治工作。校长在党委领导下组织实施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党委副书记分管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其他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各二级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决定的贯彻执行,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基层重要事项。学校成立了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党委学工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各方全面推进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强化队伍建设和政策保障,学校严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入口关、使用关、考评关,严格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实施师德“一票否决”。严格按要求合理配备思政工作队伍,辅导员按照师生比1:200配备,思政课教师按照师生比1:350配备。坚持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建有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生活动中心、体育文化场地等,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使之日趋完善。设立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增加投入,为思政教育提供强有力保障。
固本培元,抓好建强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阵地
学校以“六个要求”“八个统一”为基本遵循,按照“关键课程”“核心课程”“灵魂课程”标准,近五年共投入500余万元,着力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开展“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五大攻坚。实施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体系式学习、融合式讨论、案例式教育、项目式研讨、针对性解读,提升针对性和亲和力,让思政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构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维立体”的育人模式。
教师获评市级“一校一品”思政选修课1门,获批市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创新项目市级精品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入选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2节。王晓霞老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在首届中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大赛(教师组)中我校参赛选手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并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荣获团体奖。
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学校把“课程思政”列为重点工作,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构建以思想政治必修课为“核”,思想政治选修课、综合素质课、各类专业课为“环”的“一核三环”的课程体系。目前共有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5门,校级新时代“课程思政”精品课20门。
守正创新,精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化实践
学校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优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天津市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1131项目”和“一体化”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单位奖、天津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天津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效奖”,完成天津市首批高校“一校一品”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建设项目,获批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天津市大中专学校就业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政课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40周年校庆等系列活动,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爱校情怀。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天津市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天津市平安高校标准化建设优秀单位,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天津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学校注重典型示范、培育文化品牌、强化实践养成,深入推进“项目化、基地化、社会化、制度化、品牌化”建设,创新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多项主题教育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邀请高水平团体和非遗传人走进校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序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建设学校校史展,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行动计划”,原创MV《我爱你中国》受到学习强国平台推广。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打造“四季教育”品牌,强化全程育人。2014年,《崇尚科技 注重实践 鼓励创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二十二年倾力打造特色校园科技文化品牌》、2016年《民族团结一家亲 关爱成长最暖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文化》连续被市教育两委评为第一、第二届天津市高校校园文化优秀育人项目(均为前10名)。
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开设《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中国传统文化》等14门公选课。积极参加天津市大学生传统文化作品挑战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团嘉年华”等活动,举办天职师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来校举办高水平讲座,教育引导师生爱党爱国。倡导“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弘扬“工匠精神”,构建具有天职师大特色的师范教育文化体系,教育师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学校立足于建校40多年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以“爱国敬业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全面统筹学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做好学生理想信念引领、专业知识传授、能力素质提升、社会实践锻炼、道德品德教育、健康体魄塑造等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生大学整个过程。
面向“十四五”,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强化识变、求变、应变的自觉性、自信心,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要胸怀“两个大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刻检视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育人体系的差距不足,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力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使学校真正成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大教大育大化之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