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任聪】“支教是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的事业,你们无私奉献、干事创业的精神也为在校师生带来了奋斗的不竭动力”,副校长李富森在新疆实习支教师生座谈会上对支教团的阶段性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11月10日下午,我校举办新疆实习支教师生座谈会,座谈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现场连线新疆实习支教师生,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新疆实习支教团领队李敏,和田支教队带队教师安文浩,策勒支教队带队教师李喆,于田支教队带队教师李浩鹏,民丰支教队带队教师张风玲分别介绍了实习支教情况,实习支教学生梁爽、马嘉庆、杨玉坤、张优畅谈实习支教体会,讲述了我校实习支教团主动克服困难、快速适应环境,在两个月的支教工作中潜心读书、精心育人,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天津与新疆地区新时代“山海情”的动人故事。

“我们遇到了环境困难,这里昼夜温差大,气候异常干燥,多沙尘肆虐,这里也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困难,物质匮乏的困难,但是我的精神是充实的,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日子,我感觉过得非常有意义和充实,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杨玉坤同学说。
“我的学生伊丽姆努尔为我画了人生中第一张人物写真,这大概是我收到的最棒的礼物。这幅画中,鲨鱼夹、刘海、眼镜、数学书共同构成了梁老师,但如果没有这群学生,我也不会是梁老师,我认为我的学生成就了我。”梁爽同学在会上为大家描述了她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
李喆老师动情地说,“支教队与当地学生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在得知我们年底就要离开的消息,学生们自发给支教队的老师们写信,跟学生们在一起的欢声笑语,那些令人潸然泪下的瞬间,更加坚定了每一位支教队员的初心和使命!”
支教队始终秉承着我校“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利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从实践中育人,在有限的条件中,建设了“标准化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站”“汽车文化科普团”等第二课堂平台,激发学生无限的兴趣,以“工匠精神”培养未来的“工匠之师”,展现我校师生不畏艰难的良好精神风貌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李富森认真听取了与会师生的发言,他深切寄语实习支教团,并对下一步继续开展好实习支教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是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更加出色地完成实习支教的使命任务,继续保有胸怀祖国、志在高远、心有大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二是要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进一步磨炼意志品质,做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能力;三是希望实习支教团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注重身心健康,注重总结提升,继续讲好支教故事。
新疆实习支教团师生代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服务室、校团委负责同志,相关学院负责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