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明 李硕】一篇篇党史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的重点报道,记录着“十四五”事业开局之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奋进足迹;一个个广为传颂的师生先进典型,引导全校师生争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先锋……今年以来,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用主题宣传引导主动行动,用成就宣传激发动力干劲,用典型宣传树立优秀榜样,发布新闻近千篇,为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凝聚起强大舆论能量。
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做大做强正面宣传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走心。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课、首课、必修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开设“学习进行时”专栏,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制作“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宣传片,组织全校2万余名师生参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重要勉励重要指示精神成果展,开展230余场实景宣讲,一大批师生宣讲员用“身边变化”讲“理论魅力”,用“百姓感受”讲“制度优势”,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宣讲迅速形成热潮。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学习宣讲方案,开设“学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专栏进行深度报道。各二级党组织围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开展各类宣讲,确保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每名师生。组建学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校党委书记带头宣讲,兴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

重大主题宣传鼓劲提气。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统筹推进建党百年主题宣传报道,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开设“学党史·庆百年”等新闻专栏;突出主题高度,凝练特色亮点,组织制作“一图读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等精品原创可视化图片,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新路径;注重教育效度,传递基层动态,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简报报道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情况17次;拓宽传播广度,结合重要节日、重大会议进行舆论引导,校党委书记张金刚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天津市高校参会代表的所思所感被《天津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发,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育见》节目专访,奏响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典型宣传深入人心,奋斗故事催人奋进
树立天职师大榜样,精彩讲出天职师大师生故事。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平台在重要版面显著位置、重点新闻栏目中开设“天职师大人物”专栏,把镜头和笔端对准一线、对准师生,集中报道我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党建等工作中涌现的85名师生、校友典型事迹。采访报道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学生李孝晨,“双师型”博士毕业生李云梅等优秀校友优秀事迹,唱响新时代天职师大的奋斗者之歌。

纪实工作成果,书写奋进故事。开设“聚焦三全育人”“思政课建设大家谈”“课程思政大家谈”专栏,宣传报道三全育人试点学院、项目的建设成果25篇,邀请思政课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分享经验,为深入推进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支撑。“我校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取得重大突破”等40余篇“喜报”,及时准确报道师生在产学研、科技竞赛等各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创新宣传不停步,媒体融合在路上
媒体创新筑阵地。坚持网络优先原则,建设新媒体矩阵,用主流声音饱和式占领舆论阵地,形成学校声量最大化效应。聚力改版官网主页,新增天职师大新闻网,改版北斗星思政专题网站,打造天职师大形象窗口。学校官方运营新媒体平台突破12个,新增新华号、人民号等平台,学校官方全媒体平台最高日活量达百万,年浏览量过亿。开辟学习强国直报途径,形成全媒体宣传格局,以思维创新、内容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推动校园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制度创新强保障。制定实施学校重要新闻宣传选题工作运行办法,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准确把握学校新闻宣传导向。实施新闻稿审核校对“六必核”工作规范,严把新闻稿件政治关、法律关,确保新闻稿件格式正确、文字准确,规范并提高全校新闻稿件质量。
栏目创新出亮点。新增“校园时评”“图片新闻”“校园动态”等专栏,发布原创评论文章、图片新闻和院部动态200余篇,代表校党委在重大时间节点、重要事件主动正面发声,凸显校园新闻“读图时代”新亮点。

队伍创新炼尖兵。打造一支政治敏锐、业务精湛的教师通讯员和大学生记者队伍。举办全校新闻宣传暨综合写作培训班,邀请《光明日报》天津记者站副站长刘茜、《天津日报》主任记者姜凝、谷岳传授新闻报道工作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同步提升。重组改进大学生通讯社学生社团结构,广纳师生贤才,设置记者团等12个部门,组成160余人的学生记者队伍,引导学生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天职师大师生故事,挖掘接地气、聚人气的天职师大新闻。
对外宣传新突破,数量质量双提升
深化合作,筑牢主流媒体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国家级、市级主流媒体宣传优势,新华网、人民网、《科技日报》《中国日报》《天津日报》等40余家中央、地方主流媒体累计刊发各类重点稿件200余篇,首次登上央视新闻、新华社客户端视频和直播报道,开辟央广网等中央媒体宣传途径,展示宣传学校的强大声势。凝练特色亮点、主动策划撰写的14篇深度报道,成功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高校党建、思政资讯、党史学习教育等栏目,占领全国高校工作成果宣传推广新高地。


全力策划、主动采访,以设立在我校的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为切口,在《中国教育报》重要版面宣传我校近年来思政育人丰硕成果。《China Daily》等央媒平台通过中英文视频、文字、图片,全景展示我校参与建设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为非洲职教贡献“中国方案”。刘天赐等6名退伍大学生奔赴河南参加抗洪救灾事迹受到《中国青年报》重点关注,新闻一经刊发就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新媒体转载报道。

导向为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内容为本,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创新为要,唱响天职师大好声音。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将再接再厉、再鼓干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持续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努力做到“落笔”有力,“运笔”有序,“行笔”有韵,制作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为讲好“天职师大故事”、传播“天职师大声音”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