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高洋】4月28日下午,埃塞俄比亚EPIP教学研究中心云揭牌活动暨中非(埃)工业机器人技术友谊赛启动仪式在中埃两地同步举行,校党委书记张金刚出席并致辞,天职师大与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培训学院两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骨干教师代表、学员代表、埃塞俄比亚在校博士、硕士留学生代表、埃塞鲁班工坊学员代表等分别在中国、埃塞两个会场和线上参加活动,隆重庆祝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成立一周年。活动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吕景泉主持。

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培训学院校长Teshale Berecha Yadessa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已经将埃塞鲁班工坊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工坊拥有整个非洲地区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领域职业技能培训设备设施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条件,工坊的运行和出色的教学成果在非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张金刚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向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成立一周年表示祝贺,向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和为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建设运营付出努力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张金刚指出,鲁班工坊的建设运营不只是建设一个综合素质实训场,更是中国职业教育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国际化专业标准、教学方案和技术装备国际化进程的象征。今年,中埃双方将合作开展鲁班工坊二期建设,设立埃塞俄比亚EPIP教学研究中心,并与东非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区域一体化项目(EASTRIP)卓越中心合作开展面向东非地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和职教师资培养,努力将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打造成为非洲鲁班工坊的标杆项目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典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非洲“2063年愿景”“中非合作2035愿景”和埃塞俄比亚“2025年成为非洲的制造业中心”的产业发展目标,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非洲人民团结振兴的中非繁荣发展之梦。

张金刚、吕景泉与埃塞校方代表共同为埃塞俄比亚EPIP教学研究中心揭牌。两校将结合埃塞鲁班工坊的实际运营,合作开展EPIP教学模式在非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应用推广,共同探索鲁班工坊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东非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区域一体化项目(EASTRIP)卓越中心负责人Haftom Gebregziabher博士,代表卓越中心与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活动中致辞。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磊回顾并展望了埃塞鲁班工坊的发展历程。

吕景泉向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赠送综合实训配套教材和相关著作,支持埃塞鲁班工坊二期建设,助力构建东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共享网络,打造非洲鲁班工坊标杆项目和职业技术师资培养典范。

张金刚、吕景泉,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徐国胜,埃塞在华受训骨干教师代表Selamu Yisihak Handiso在活动现场共同启动中非(埃)工业机器人技术友谊赛,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来自中非(埃)选手将在两国大赛组委会的组织下完成赛事报名、培训和竞赛。两国合作院校将在今年9月下旬共同组织召开赛事颁奖典礼、成果展示、EPIP国际研讨会(论坛)等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是由我校与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合作建设的跨境办学机构,其建设运营得到中埃两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合作院校的高度关注和鼎力支持,在非洲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在第一个年度内,该鲁班工坊已被非盟总部确立为面向整个非洲国家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
在开启第二个年度工作之时,埃塞鲁班工坊同世界银行支持的东非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区域一体化项目(EASTRIP)卓越中心合作,将其服务力实质性拓展到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非各国。基于中外双方合作以培养东非国家高水平职教师资为目标,实现了埃塞鲁班工坊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深度探索在境外开展高水平职教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在向非洲分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同时,也向东非国家分享职教师资培养的中国方案,实现了鲁班工坊办学内涵的重大拓展。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是中国职业教育本土创新发展而形成的教育教学模式,承继先贤哲学思想、结合职业教育实践经验,以用立业,知行合一,是鲁班工坊的主旨要义。埃塞俄比亚EPIP教学研究中心是继泰国、印度和葡萄牙等国家之后在境外建立的第一个非洲EPIP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推广机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EPIP教学研究中心和东非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区域一体化项目(EASTRIP)卓越中心的战略合作将推动中国院校与世界分享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国际化专业标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装备和教学资源,打造非洲鲁班工坊标杆项目和职业技术师资培养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