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奋进“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 天职师大有我同行(二)

时间:2022-06-14 11:11 责任编辑:陈明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余瑛】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讲好天职师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心同向谋发展、共进步的故事,充分展现党外知识分子迎盛会、铸忠诚踔厉奋进的良好风貌,强担当、创业绩笃行不怠的奋进决心,党委统战部与各二级党组织、民主党派校基层组织、校知联会联合推出党外知识分子“喜迎二十大奋进‘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天职师大有我同行”活动,通过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一段寄语送上一份祝福。本期推出宋裕庆、李莉、韩春晓、刘烁、王力平5位老师的故事,与你分享。

★宋裕庆,无党派人士、天津市人大代表、津南区政协常委、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13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汽车与交通学院教师。

照片主题:“职教师资国际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与培养”第一期培训班

2019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学校“职教师资国际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与培养”第一期培训班,赴德国马格德堡大学教育学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重点考察学习德国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通过切身体验德国教育体制机制特别是职业教育体系实际运行,对于学校加强国际合作及学术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高质量职教师资,起到了积极借鉴和推动作用。

寄语:筑基职教强国,贡献微薄力量!

★李莉,无党派人士、校知联会会员、电子工程学院教师。

照片主题:把课堂搬进企业

照片摄于2016年11月19日,我带着国际留学生到天津市开立达控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现场教学。此举之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留学生的专业知识架构和储备远远不能适应该课程理论性强、公式繁多、推导和计算复杂的特点,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学过信号处理类基础课程,但大家面对复杂的课程内容没有懈怠,反而更加激发他们要学会先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学习热情。因此我萌生了将课堂搬进企业,让留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的想法。我联系了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我校电95班毕业生庞鸿飞,在他介绍参观全自动生产线及最新产品的同时,我讲解各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引导留学生思考数字信号处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途径。“实地参观,引出问题”。现场教学结束后,针对该公司靠人工听声辨别来检查水阀门齿轮质量的现状问题,在后续课程中开展了基于“齿轮噪声检测算法研究”的项目教学。我逐步引导留学生深入研究,并通过团队合作形式取得教学科研双丰收。通过把课堂搬进企业,不仅帮助企业发现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且还采集了实际样本,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真实情境,这几年还常有留学生欣喜提起这次难忘的企业之旅。

寄语: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能够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成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人才。

★韩春晓,无党派人士、校知联会理事、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

照片主题:介绍“智慧康养关键技术研发”科研成果

 

2021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人社部领导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时,我作为教师代表向领导、专家们介绍“智慧康养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科研成果,得到充分肯定,备受鼓舞。该技术研发是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持续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与脑机融合领域的研究项目,研究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是经过团队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寄语:奋斗吧!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刘烁,党外知识分子,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教师。

照片主题:参加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2020年,作为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工科组第一名,我代表学校参加了天津市第十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比赛“现场录像,后期评分”。7月6日,在图书馆录播室的我激情满满、有条不紊,授课内容娓娓道来,但实际现场面对的是空阔的教室和沉默的镜头。经过努力,我最终获得了工科组二等奖。学无止境,“教”又哪有尽头呢?近两年来,我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为动力,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的方法,积极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做好学生的“大先生”。

寄语:育人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王力平,党外知识分子,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照片主题:我带学生赢比赛

2018年11月,我带领金融学系学生参加京津冀高校“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大赛。大赛以“开放 共享 致知 求实”为理念,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对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引领。当下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着力培养金融学系学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既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也能促进学科产学研不断融合。比赛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具有很大掌握创新科技应对时代挑战的潜能,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更加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孕育出一朵朵创新之花。

寄语:以教学为基础,以创新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

视听天职师大
  •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最新宣传片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
  •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