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最美丽的坚守|以校为家,全天守候 感谢你们一直都在

时间:2022-06-14 18:03 责任编辑:陈明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陈明】2022年的春季学期,对于天职师大的每一位师生来说都是不平凡的,返校、居家、网课、核酸检测......看似平常、枯燥、重复的学习工作生活背后,有一群天职师大人用自己的大爱无私坚守在校园,守好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做好师生的每一顿饭菜,保障全校的每一次“大筛”,共同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学生在,我们在”

从年初奥密克戎突袭津城开始,天职师大的学工人就开启了24小时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工作优势,做好学生信息统计报送、学生思想政治等多方面工作,将“抗疫战场”打造成思政育人“大课堂”,用汗水和智慧支撑起校园疫情防控有力屏障。党委学工部宿舍管理中心教师田志敏,自1月份疫情暴发以来一直坚守校园,负责全校学生的信息汇总、报送和传达工作,寒假期间325个表格刻画出她和全校辅导员夜以继日的工作场景,198张学生核酸信息采集表、连续142天统计在校住宿学生信息,记录着她责任在肩、孜孜不倦。汽车与交通学院辅导员张云宵,从寒冬到初夏,每次驻校工作都是第一个挺身而出,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录制网课久坐锻炼指南,“青春向前,愿受长缨,学生们亲切地叫我‘老父亲’,这一句,是认可也是爱,守护他们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幸”。3次逆行入校,61天坚守校园,100多张表格,259名学生,500多通电话,以及数不清的“老师辛苦了”“老师您注意身体”……记录了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李泓源老师疫情以来超长待机的坚守和陪伴。

后勤不“后”,“疫”往无前

甘于人后,勤于人先。在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中,天职师大后勤人把责任使命扛在肩上,在平凡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谱写责任与担当。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开始,后勤管理处30余名教职员工自行按照工作职责划分组成多个小分队,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后勤处班子成员坚持以上率下,冲在前、干在先,靠前指挥,亲力亲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后勤保障,统领全局。疫情防控工作事无巨细,后勤管理处副处长王爱敏都谨记于心。每次学校的核酸检测,无论凌晨或深夜,她都亲临现场参与组织统筹工作,不折不扣执行防控政策,保证全校疫情防控工作“无漏洞”“无死角”,成为师生称赞的“事事通”。膳食保障分队王洪达 、张禄捷老师和食堂大师傅们坚持每周调整食堂菜谱,创新花式菜品;李玉凤老师负责学校每周100多万元的食材安全、准时准点运送到学校,把严食品安全首关;数据统计分队李鑫老师负责全校师生各类健康信息表、排查信息表等数据的汇总报送,工作认真仔细,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能源保障分队李波老师、胡一博老师自今年初开始就以校为家,校园环境保洁、消杀,维修水电暖气、核酸采样前场地布置,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运输保障分队稿金勇等7名教师24小时轮班,吃住在办公室,负责返校人员、症状可疑人员和隔离点人员的防控、服务、医学观察、送检;医务室分队赵海燕、杨丽芬、焦梦奇大夫带领多名医护老师主动住校参与校园疫情防控 工作保障,专业诊断处置,耐心细致纾解生病学生的担忧焦虑;防疫物资保障分队赵学礼、金宇川老师足量采购、运输、存储、发放全校各防疫点位的物资,刚性落实核酸检测要求,严寒酷暑,风雨无阻。后勤人的工作,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学校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后勤人的工作成果,已经筑成天职师大校园防控安全的坚实屏障。同时,他们还是师生身边每天见到的“大白”“小蓝”,扫码登记、维护秩序,每天的核酸检测,他们都在。

战“疫”教学的幕后英雄

当教学战“疫”遇上毕业季,有一群默默奉献、时刻作战的教学管理人员,努力站好学生毕业离校最后一班岗。汽车与交通学院教学科邢嘉宝老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毕业生相关工作,学校封闭管理期间克服困难主动请缨留校,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逐一核对毕业生数据,协助毕业设计、考试安排等相关工作,教学科办公室的灯光总是在汽车楼最后一个熄灭。艺术学院教学秘书李娜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坚持线上工作,经常是把孩子哄睡后自己再加班到深夜,为了让毕业生早日拿到证书,她到学校加班加点地为学生们制作毕业证、学位证和教师职业能力证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秘书刘妍君住校期间,每天核对毕业生的各项信息与材料,认真落实日常上课、学生考试、教师资格认定等各项工作,时刻保持专业与专注,参与传达着教学工作的每个细节,服务好师生,做好教学工作的沟通“桥梁”。

 

宣传干部多面手 疫情防控显担当

党委宣传部有这样一群干部,拿起笔和相机,他们能采访师生、记录瞬间、书写伟大、妙笔生花;疫情防控工作面前,他们不怕危险、冲锋在前,任劳任怨,迅速切换工作状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党委宣传部教师王南2次驻校,负责学校机要件收发、全校报纸信件杂志期刊的收发整理工作,既需要责任担当,更需要认真细致。为了实现疫情防控期间信件收发“无接触”配送,王南老师创新开发使用“无人配送车”,成为校园里一道新风景,受到师生点赞好评。同时,他还多次穿上防护服,参与学校核酸检测工作,冲锋在前、早出晚归,随叫随到,全力保障“应检尽检、不落一人”。“官微”编辑、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李硕,3次驻校身兼数职,不仅要做好学院228名高本学生的思政工作,更要随时在“战斗员”与“宣传员”角色间转变,摄影记者、文字记者、新媒体编辑,自1月至今,她编辑审核发布官方微信、视频、图片等新闻报道800余篇,让天职师大战“疫”声音彰显力度、富有深度、传递温度。

他们坚守岗位,用汗水致敬职责;他们默默付出,用行动诠释担当;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抒写了不凡的奋斗篇章。在特殊的时刻,是他们用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守,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感谢坚守校园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的故事如此精彩耀眼,做我们平淡岁月的星辰。一个平凡的称谓,一生不平凡的使命。夏花绚烂献给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衷心地道一句“你们辛苦了!”

视听天职师大
  •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最新宣传片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职师大...
  •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天职师大专题片:薪火·绽放
  •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天职师大新景象 “纸”此美景!用“非遗剪纸”开启...
  • 绽放 绽放
  • 天职师大宣传片 天职师大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