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珊 郝飞】符德基,中共党员,我校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2016班学生,曾任电气2315班助理班主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部长、星火创新创业协会部长。在校期间,符德基累计斩获国家级竞赛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18项、校级奖项6项;3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自强励志奖学金;持有工业视觉运维员三级(高级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等专业证书;参与结题2项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评校级“优秀大学生”。2025年,他与队友胡亮携手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4.0赛项金牌,助力天津实现该赛项“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
科创竞逐:从“赛场新兵”到“国赛夺金”,以匠心破局
符德基的竞赛之路,是一部“循序渐进、不断突破”的奋斗史。从大一时的校级“PLC应用能力”竞赛三等奖,到后来站上全国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他在一次次调试、一次次优化中,锤炼出过硬的技能与坚韧的意志。

2020年,刚上大一的符德基第一次参加竞赛——第二十二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作为“新手”,他和队友对机器人编程、机械结构设计都不熟悉,作品在初期调试时频繁出现“行走卡顿”的问题。“那段时间,我们每天泡在实验室14小时,拆了装、装了拆,光是机械臂的角度就调整了上百次。”符德基回忆,最终他们凭借“舞蹈机器人”作品斩获国家级三等奖,这次经历让他明白“竞赛没有捷径,只有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才能出成果。”
此后,他的竞赛之路逐渐“开挂”。2021年带领团队拿下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华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二等奖;2022年带领团队斩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金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天津赛区一等奖;2023年又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与系统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摘得三等奖,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他与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在实验室奋战所“熬出来”的成果。

2025年6月,符德基在“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斩获工业4.0赛项第一名,成功入围天津市集训队。真正的挑战,从这一刻开始。“每天的训练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中间只留1小时吃饭休息。”符德基说,为了攻克“数字孪生”这个薄弱模块,他和队友胡亮每天额外加练3小时,逐一突破技术难点。在工程实训中心教师郝飞、钟平、贺涛涛,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教师武志峰、龚良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陆京龙的悉心指导,以及工程实训中心工业4.0天津市集训基地的全力保障下,他和胡亮以集训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拿到国赛“入场券”。
2025年9月,在河南郑州举行的全国技能大赛现场,符德基与胡亮遇到了“突发状况”,在进行“生产系统优化”模块操作时,设备突然出现问题,距离该模块提交时间仅剩40分钟。“当时心跳一下子就快了,但我们立刻想起教练模拟过的方案。”符德基冷静下来,与胡亮分工,他快速切换方案,重新上传数据,胡亮则检查网络链路,最终在截止前10分钟成功解决问题。

凭借扎实的训练、灵活的应对以及“优先攻克高分题”的战术安排,符德基与胡亮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斩获金牌,助力天津实现工业4.0赛项“三连冠”。
笃学善思:平衡三重角色,筑牢成长根基
身兼“学生、学生干部、竞赛选手”三重身份,符德基从未让任何一个角色“掉队”。他摸索出将一天时间拆解为“课堂黄金3小时”“碎片学习2小时”“工作竞赛4小时”的方法,在学业、工作与竞赛的“三角关系”中找到了完美平衡点。

面对《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难度较高的专业课程,符德基坚持“课前预习—课中跟练—课后复盘”的学习闭环,他的智育成绩与综合测评成绩均在班级前列,即便在备战全国技能大赛的高强度训练期,也未落下任何一门课程,期末考试仍以高分稳居年级前列。作为电气2315班助理班主任,符德基把“助力新生成长”放在首位,他坚持通过微信、线下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帮他们化解“专业迷茫”“宿舍矛盾”等问题。
从“课堂学霸”到“国赛金牌”,从“学生干部”到“技能传薪者”,符德基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未来,他将继续备战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选拔,扎根工程实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以“技能报国”为己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技能人才的风采;而他的成长故事也将激励更多学院学子在技能成才的道路上奋力奔跑。